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5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52.
2002年山东省居民户盐碘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山东省食盐加碘的落实情况及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采集3040份居民户盐样进行盐碘定量检测.结果 3 040份盐样碘含量为(27.8±10.4)mg/kg.非碘盐214份,占7.0%,不合格碘盐191份,占6.3%,合格碘盐2.635份,占86.7%.碘盐覆盖率为94.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7.0%.结论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有很大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已基本达到阶段性目标的要求.但仍有7%为非碘盐和6.3%不合格碘盐.且不合格碘盐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50 mg/kg的盐样所占的比重升高.应加强非碘盐打击力度,继续抓好以学龄儿童及家庭妇女为主的碘缺乏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加强对盐业生产厂家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3.
为观察补碘对缺碘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了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水平变化,结果发现,补碘前缺碘机体IgA和补体C3水平低于对照组,IgG和IgM水平均显高于补碘前的水平且高于上限的比例分别高达38.89%和62.03%,6个月时IgA和IgG水平又明显下降,提示补碘易于诱发缺碘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补碘对缺碘机体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水平变化。结果发现,缺碘机体补碘后的TRAb和TSAb水平均明显高于补碘前;TRAb从阳性检出率增高,12个月时其阳性检出率高达24.44%。表明缺碘地区人群补碘后其自身抗体水平增高且抗体阳性率增多。提示补碘可诱导缺碘机体发生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易产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55.
补碘对缺碘机体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补碘对缺碘机体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察缺碘地区居民口服碘油补碘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水平变化及其异常值检出率。结果 补碘3个月后IgA、IgG、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补碘前的水平,IgG和C3高于正常值上限的比例分别高达38.9%、62.0%,6个月时IgA和IgG水平则明显下降。补碘之后的TPOAb、TGAb水平及其阳性检率均明显高于补碘前,且以3个月和6个月时增高较为显著并分别在79和64例受试者中出现7例双抗体阳性病例;这些抗体阳性者全为成年女性,平均年龄27.6岁,均无明显临床症状。TRAb和TSAb水平也均明显高于补碘前,12个月时TRAb的阳性检出率高达24.4%。结论 补碘可诱发缺碘机体免疫反应使免疫功能增强,存在产生自身抗体的倾向,导致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明显升高、抗体阳性检出率增加,而易于产生亚临床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56.
2002年山东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东省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正确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制定科学的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对8~10岁学龄儿童的碘营养状况(包括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智商水平)及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等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标准1.6个百分点,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状况不甚理想;本次监测说明山东省居民碘营养状况良好,碘摄入量能基本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要,但需要继续抓好碘盐供应及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建议今后在修订《食用盐》国家标准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食盐含碘量标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摸清德州市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和居民食用盐现况以制定预防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每个被调查县(市、区)的所有乡(镇)均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各抽取5个村庄,每个村庄采集饮用水样2份进行水碘检测,并了解饮水类型及水井深度。每个村庄采集5户居民食用盐样各1份进行检测。结果调查了11个县(市、区)的125个乡(镇、街办)的625个村庄,检测饮用水样本1228份。水碘含量为(174.47±170.54)μg/L,中位数121.61μg/L(0.65~917.49μg/L);水井深度为(85.83±144.54)m,中位数28.0m(3.0~700m);居民户碘盐覆盖率94.9%。高碘地区(病区)分布在10个县(市、区)的58个乡(镇、街办),受累人口250.66万;高碘地区居民户碘盐覆盖率高达95,5%。结论建议按照《条例》规定在高碘地区停供碘盐,并实施改水降碘、健康教育和碘盐监测。  相似文献   
58.
缺碘地区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碘地区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对山东省1200名8~10岁学龄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身高、体质量等指标测定,并对儿童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与甲状腺容积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儿童甲状腺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身高、体质量儿童甲状腺容积比较明显不同,儿童甲状腺容积随年龄、身高、体质量的增长而增大,呈正相关关系(P<0.001)。甲状腺容积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两两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P<0.001)。体质量对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强度大于身高。结论学龄儿童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对甲状腺容积有明显影响。建议对儿童甲状腺容积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即年龄、身高和体质量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现阶段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通过对这一目标人群尿碘水平的检测,对全省居民碘营养状况作一客观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1997、1999、2000及2002年5次全省碘缺乏病监测中的1685名学龄儿童尿碘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 5次监测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4.1.453.0,276.3,165.6,200.0μg/L;尿碘>100 μg/L的百分比分别为75.8%、96.7%、86.5%、79.3%、84.5%.尿碘<20μg/L的样本占总样本的1.2%,尿碘<50μg/L的占4.6%,尿碘<100μg/L的占15.5%.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的学龄儿童尿碘频数分布均呈向右拖尾的正偏态分布,出现向高值偏移趋势,高峰均集中在300μg/L附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龄儿童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及尿碘频数分布水平均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IDD)达标判定标准,从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分析结果看,食用碘盐未服碘油丸的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均能达到国家消除IDD达标判定标准.由此进一步证实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选择,随着碘盐质量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的逐步提高,应严格控制碘油丸服用对象与剂量,以防碘摄入量过量导致高碘性疾病的发生.在碘缺乏病区保证合格碘盐的供应,不需采用其它补碘措施,完全可以达到防治碘缺乏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掌握山东省黄河流域居民饮用水的碘含量、水源类型及深度状况,探讨井深与水碘的关系,为选择适宜水源和控制碘过剩提供依据。方法对黄河流域的山东省所有县(市、区)的所有乡(镇)进行横断面调查,均按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各抽取5个自然村,采集饮用水2份检测饮水碘含量,并记录水源类型与井深及地形地貌。结果调查了44个县的606个乡(镇)的3 000多个自然村,检测水样5 948份,水碘含量(173.54±173.86)μg/L,中位数129.34μg/L;井深(55.5±103.5)m,中位数23.0 m。水碘与井深的相关系数为0.212(P<0.0001)。水碘≤100μg/L水样的碘含量为(46.52±30.07)μg/L,中位数44.24μg/L;水碘>100μg/L水样的碘含量(259.65±178.18)μg/L,中位数204.10μg/L。平原水样占98.45%,水碘为(176.05±174.03)μg/L、中位数131.74μg/L,井深(55.7±104.1)m、中位数23.0 m。水碘>150μg/L的水样全部来自平原。自来水占32.01%,水碘为(151.50±161.73)μg/L、中位数105.65μg/L,浅井水占60.73%,水碘为(184.68±176.88)μg/L、中位数140.06μg/L,深井水占6.81%,水碘为(187.58±192.35)μg/L、中位数135.47μg/L。井深中位数10 m对应水碘中位数为81.35μg/L。水碘>150μg/L的高碘地区存在于38个县的288个乡(镇),且均在黄河冲积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结论黄河流域山东居民饮用的自来水、浅井水和深井水的碘含量均明显偏高,该地的适碘饮用水源井深在10 m,建议采取净化黄河水为自来水等措施来改善饮用水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