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l例(66眼)。其中PDRlV期20眼,V期33眼,Ⅵ期13眼。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改善:PDR1V期19眼(95.0%),V期28眼(84.8%),Ⅵ期13眼(38.5%)。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糖尿病黄斑病变。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医源性裂孔7眼(10.6%);玻璃体积血,术中17眼(25.8%),术后7眼(10.6%);角膜上皮延期愈合9眼(13.6%);角膜水肿8眼(12.1%)。结论超声乳化、人工品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切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瑜  郑滢  林静容  朱志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10-111,113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10年8月上报的涉及抗肿瘤药物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药物类别、所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例ADR中,男性80例,女性57例;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占84.67%;涉及抗肿瘤药物6大类、27种,中成药的ADR发生频率排首位;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6.93%。结论:应加强抗肿瘤药物ADR的监测工作,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3.
目的: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采用《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要求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7~12月(干预前)和2009年7~12月(干预后)处方,各1800张,对实施各项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由之前7.35%下降为4.22%,各项处方指标合理性有所提高。结论: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对比分析产前超声和MRI在胎儿胸部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及各自的优、劣势,并初步探讨两者联合应用在胎儿胸部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部异常胎儿的产前超声和MRI图像,94例产前超声诊断胸部异常的胎儿,征其家属同意后,于检查后1 d或2 d内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产后尸检或生后随访证实.结果 94例胸部异常包括先天性肺囊腺瘤48例,隔离肺33例,膈疝10例,原发性肺发育不良3例.超声正确诊断78例,诊断符合率约82.98%;超声联合MRI正确诊断88例,诊断符合率约93.62%.超声联合MRI诊断胎儿胸腔病变与单一超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和MRI均能较好地诊断胎儿胸部异常,但其各有优、劣势.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产前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在诊断胎儿胸部发育异常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了解试点城市不同贫困人群的疾病经济风险,为完善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了1 116户城市贫困市民,对调查资料进行疾病家庭经济风险和特定人群疾病经济风险测量分析.结果 有240户家庭属于疾病经济高风险家庭:75岁以上的人群和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群疾病经济风险度最高.结论 75岁以上的老人和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群是城市医疗救助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6.
窒息新生儿微量血糖监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因素以及病程中血糖变化,为治疗及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窒息新生儿生后72 h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其中静脉输糖14例,复苏用药18例,未用药6例。结果微量血糖平均值随日龄增加呈不断递升现象(经方差分析,F=10.46,P〈0.01);生后24 h剖宫产组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分娩组(P〈0.01);生后12、24h窒息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生后48、72 h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12.74,P〈0.01)。结论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血糖平均值处于较低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输糖或用药,会对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应慎重应用;血糖动态监测对窒息新生儿尤为重要,窒息复苏及后续治疗中均应重视血糖监测及调整。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无锡市残疾人康复和社区康复网络建设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无锡地区74387名持证残疾人的类别、康复需求和现有康复服务进行调查。结果实际调查的74387名残疾人。不同类别的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差异;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对社区康复网络的建设有指导意义。结论应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建立一个包括上级医院、社区康复指导中心、社区康复站、家庭康复站在内的社区康复网络,以提供不同残疾人所需的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98.
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瑜  宋旭东  顾铮 《眼科》2007,16(2):87-91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张力环(CTR)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选择性二期张力环巩膜缝合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1例(39眼)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方法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张力环及IOL植入术,其中20眼术后IOL仍偏位较大者(>1.5mm)二期行张力环巩膜缝合固定术。术前、术后测量视力,用PentaCam测量半脱位晶状体及IOL倾斜度和位置,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指标术后视力、IOL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二期张力环缝合前IOL倾斜(4.33±2.96)°、偏心(2.56±0.90)mm,张力环缝合后IOL倾斜(4.11±2.05)°、偏心(1.19±0.71)mm。张力环缝合前及缝合后IOL的倾斜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4),偏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后囊膜混浊发生率20.5%,其中2眼(5.1%)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1眼因囊袋破裂张力环脱出改变术式,2眼术后发生一过性高眼压。结论对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可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张力环及IOL植入术,脱位严重的和具有进展倾向的病例还应二期行张力环巩膜缝合固定术。  相似文献   
99.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P)是其常见病凶,且与慢性咳嗽、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2004.11--2006.11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00例呼吸道急性感染的患儿血清采用金标免疫渗滤技术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结果表明,MP感染的阳性率为13%;其中男性4名,女性9名;MP抗体阳性率男女比率差异显著,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两年中每年MP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阕此,临床在对于诊断不明或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应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以明确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大坏内脂类仍是小儿MP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A、B、C、D、E、F等6试点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实施效果,并探讨影响城市医疗救助的因素.方法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116名贫困市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救助前后相比,市民就诊率、就诊次数、就医机构、患病采取的处理方式、应住院未住院5个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医疗支出、两周家人患病次数、对救助政策知晓程度、门诊起付线高低、救助是否方便、家人健康状况是影响市民利用医疗救助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尽快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城市贫困人群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