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1.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西啶生物碱的来源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艳  郑志国  吉民  华维一 《药学进展》2001,25(3):152-155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啶类生物碱是从陆地和海洋动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具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有些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这两类生物碱的来源、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筛选McAb与受检钉螺样本的基础上,建立了McAb-ELISA,鉴别钉螺体内日本血吸虫抗原。每只受检钉螺.事先镜检作为对照,感染血吸虫钉螺36只,血吸虫抗原阳性检出率97.22%(35/36)。合并感染其他寄生生钉螺7只,其阳性检出率为100%(7/7)。感染其他寄生虫钉螺8只,无感染钉螺22只,血吸虫抗原阴性符合率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McAb-ELISA与镜检法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为现场检测钉螺感染血吸虫与否将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筛选McAb与受检钉螺样本的基础上,建立了McAb-ELISA,检测钉螺体内日本血吸虫抗原,每只受检钉螺,事先镜检作为对照,感血吸虫钉螺36只,血吸虫抗原阳性检出率97.22%(35/36)。合并感其他寄生虫钉螺7只,其阳性检出率为100%(7/7)。感染其他寄生虫钉螺8只,无感染钉螺22只,血吸虫抗原阴性符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McAb-ELISA与镜检法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该方法将为  相似文献   
14.
带绦虫从形态学进行分类还存在着问题,若绦虫变性则鉴别更为困难,作者用聚丙烯酰凝胶电泳测检虫体总蛋白,借助电  相似文献   
15.
夹心dot-ELISA检测钉螺体内血吸虫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夹心 dot- ELISA检测钉螺血吸虫抗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利用组合单抗 ,通过夹心 dot- EL ISA检测未感染和不同感染期的钉螺血吸虫抗原 ,并与镜检比较。结果 :集体感染组 1- 3wk,夹心 dot- ELISA检测的阳性率、符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上升趋势 ;感染4 - 9wk,除第 6wk外 ,阳性率、敏感性及符合率均为 10 0 % ,同镜检结果基本一致 ;未感染组结果全部阴性 ,与镜检结果一致 ;12只镜检显示为其它吸虫感染的钉螺 ,夹心 dot- ELISA阴性。结论 :夹心 dot- EL ISA可用于检测钉螺血吸虫抗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1%虫卵混悬液经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分段沉淀为4种抗原。筛选AE抗原与SEA作ELISA对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AE对肺吸虫、姜片虫病人血清各有1例交叉反应;而SEA则各有4例。在任何抗原稀释度,检测参考血清时,AE的免疫比值均都高于SEA,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且制备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患者疑似为广州血管圆线虫病20例,其中成人17例(占80%以上)。流行地区以冲绳县为主,占16例。其中仅此1例,在患者的脑脊液中查见到一对广州血管圆线虫的虫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初步分析了硫酸铵沉淀血吸虫卵抗原(AE)的一些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AE抗原含糖量较高,对热处理稳定,SDS—PAGE分析,分子量分布范围在12~76KD,其中14.5、26.55KD区带着色较深,免疫活性强于SEA,以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作为抗原稀释液包被反应板,检测效果最佳,包被抗原的反应板在4℃条件下至少能放置半年,适合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量文献证明,自然或人工感染大型热带利什曼原虫后,常产生对感染的抵抗力。而对于初次感染能产生防御重复感染作用的皮肤损害类型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以往一般认为,溃疡愈合后,常有免疫力;而对没有溃疡的结节引起的防护作用,却不清楚。因此,本文作者以24例接种大型热带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活疫苗者为对象,接种十二个月后进行检查时,出现不同表现的皮肤损害;实验时以10例未接种者及3例来自流行区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20.
应用ELISA观察人工感染弓形虫家兔90d内血清循环抗原(C_Ag)、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抗体(Ab)的消长规律,探讨检测C_Ag、CIC及Ab诊断弓形虫病的价值及诊断指标。 弓形虫感染组兔6只,对照组兔5只,两组同时分期采血分离血清。FLISA方法采用双单抗夹心法检测C_Ag;单抗二抗法检测CIC;一般间接法检测Ab. 一、家兔感染弓形虫的临床发病观察结果:接种后第1~3d无临床症状,可定为潜伏期。第4d有6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