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超剂量RU486对大鼠卵巢皮质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组实验组大鼠分别给药7d,14d28d,每天30mg/ml/只,光,电镜下观察超剂量RU486对大鼠皮质中的卵泡,间质腺以及基质中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多数卵泡闭锁,部分形成间质腺,腺细胞内含大量脂滴,空泡及次级溶酶体,基质中在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增多,可见变异颗粒细胞,巨噬细胞胞质中出现巨大溶酶体及残余体样结构,其超微病理改变随用药时间延长加重。提示超剂量RU486对卵泡发育有抑制作用,并  相似文献   
72.
对符合CCMD-2中精神分裂症标准的156例单独使用舒必利的患进行副反应分析,发现一般副反应中以夜眠差多见,其他有头晕、恶心、呕吐、丘疹等,锥外系反就较轻,对脑电图影响较小,对肝功及心电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3.
在扫描电镜样品制备(表面扫描样品)中发现1例大鼠小肠绒毛呈套迭样改变。经查阅现有资料,尚未见报道。材料与方法取大白鼠空肠,采用表面扫描样品制备法——清洗、固定、脱水、临  相似文献   
74.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人体发生发展的科学 ,属于显微形态学科。其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 ,名词、概念多 ,形态描述困难 ,理论知识抽象。因此 ,组织学与胚胎学历年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基础课。作者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并针对此特点及当前国内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提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进的一些建议。1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特点1 .1 理论内容抽象 组织学与胚胎学虽然是形态学科 ,但研究的是人体微细结构 ,以细胞和组织结构特点为中心。虽然教师能结合幻灯片、挂图等以直观的手段授课 ,但仍然感觉枯…  相似文献   
75.
D-半乳糖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海忠  赵淑敏  葛志华 《河北医药》2009,31(11):1287-1288
目的探讨实验性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2组大鼠经4%多聚甲醛+2.5%戊二醛灌注固定,常规方法制备下颌下腺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主要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正常组大鼠颗粒曲管(GCT)及腺细胞内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粗面内质网网腔均匀、表面附有较多核糖体颗粒;核膜清晰,染色质分布均匀,可见丰富的质膜内褶。模型组GCT及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部分细胞膜断裂,可见线粒体肿胀及嵴断裂,粗面内质网减少、有核糖体脱落现象。结论D-半乳糖模型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发生明显衰老改变。  相似文献   
76.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 P R L) 、生长激素( G H) 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治疗前后 P R L、 G H 水平的变化,以及利培酮对 P R L、 G H 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 、4 、6 周末的 P R L、 G H 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2 名正常人对照,同时分为利培酮组32 例和氯丙嗪组30 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样本的基础 P R L、 G H 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 P> 0 .05) ,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 P R L 显著升高( P< 0 .01) , G H 无显著变化( P< 0 .05) 。女性患者治疗后 P R L 水平升高明显,为男性的23 倍。利培酮治疗后6 周末 P R L 水平为(122 .33 ±73 .27)μg/ 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 0 .01) ,较氯丙嗪组 P R L 水平(102 .06 ±65 .61)μg/ L为高,但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抗精神病药物所致 P R L 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利培酮有明显的致 P R L 升高的作用,有较强的拮抗中枢多巴胺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黄芪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黄芪预处理组(黄芪组)、IR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黄芪组于术前1周给黄芪注射液,其他两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制备IR模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和凋亡指数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黄芪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减少(P〈0.05),bax基因表达降低(P〈0.05),但bc l-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预处理可能是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结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来保护IR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78.
目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角度,观察黄岑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2/2006-12在承德医学院解剖学研究室(院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及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即黄岑茎叶总黄酮0.05g/(kg·d),0.1g/(kg·d),0.2g/(kg·d)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前1周灌服黄岑茎叶总黄酮和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其余各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1h。②实验评估:实验结束后快速取大鼠心脏,石蜡切片,采用DNA末端标记技术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应用免疫组化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Bcl-2,Bax基因蛋白反应强度。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各黄岑茎叶总黄酮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cl-2和Bax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②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各黄岑茎叶总黄酮剂量组凋亡指数和Bax基因表达降低(P<0.05 ̄0.01),黄岑茎叶总黄酮0.1,0.2g/(kg·d)组Bcl-2表达增高(P<0.05)。③黄岑茎叶总黄酮0.1,0.2g/(kg·d)组凋亡指数和Bax基因表达低于黄岑茎叶总黄酮0.05g/(kg·d)组(P<0.05),Bcl-2表达高于黄岑茎叶总黄酮0.05g/(kg·d)组(P<0.05),黄岑茎叶总黄酮0.1,0.2g/(kg·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岑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Bax基因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蛋白表达来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不同剂量的黄岑茎叶总黄酮阻抑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NBP低剂量预处理组(低剂量组)、NBP中剂量预处理组(中剂量组)和NBP高剂量预处理组(高剂量组),每组24只大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20 mg/kg、40 mg/kg、80 mg/kg NBP预处理。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免疫印迹法检测5-HT蛋白水平。结果 NBP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低剂量组(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中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BP低、中、高剂量组的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均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预处理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缺血海马半暗带区5-HT表达。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简称AP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方法:经流式细胞术来研究AP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而APS在K562细胞之中对Caspase-3产生的影响可通过Caspase-3活性测定法进行检测;经Westernblot以及RT-PCR对对照组(K562细胞)及APS组(通过200mg/L的APS进行48h诱导形成的K562细胞)之中的Bcl-X_L、Bcl-2、IAP-1、Bax、SmacmRNA和蛋白进行表达。结果:APS组细胞凋亡数量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S组K562细胞中的Caspase-3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增加,但IAP-1及Bcl-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都显示降低,而Smac以及Ba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Bcl-X_L的mRNA和蛋白方面的表达无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进行诱导凋亡可能是通过对Smac、Bax上调以及对IAP-1、Bcl-2下调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