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广东省57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为降低SARS的病死率 ,控制SARS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 2 0 0 3年 1月 2日至 5月 30日广东省各市SARS死亡病例进行调查 ,分析其三间分布特点、基础病情况和死亡原因。结果 截止 5月 30日全省累计报告SARS病例 1 5 1 1例 ,死亡 5 7例 ,病死率为 3 77%。死亡病例以广州为多 ,占 78 9%。 1月上旬病死率最高 ,为 1 1 1 % (4 / 36 ) ,2月份后病死率下降 ,4月 1 6日以后无死亡病例。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 (χ2 =1 84 2 ,P <0 0 1 ) ,以 7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 ,为 1 3 5 % (1 2 / 89) ,6 0~ 6 9岁年龄组次之 ,为 9 91 % ;死亡病例以离退休及家务待业为多 ,占 31 5 8%。农民的病死率最高 ,为 1 5 6 3% (5 / 32 )。死亡病例中 1 7例 (2 9 8% )患有严重的基础性慢性疾病。聚集性病例病死率为4 5 9% (2 4 / 5 2 3) ,散发病例病死率为 3 34% (33/ 98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4 6 9,P >0 0 5 ) ;社区聚集性病例病死率为 1 0 1 1 % (1 9/ 1 88) ,医院聚集性病例病死率为 1 4 9% (5 / 335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0 4 0 7,P <0 0 1 )。采用多因素分析死亡的可能因素 ,社区  相似文献   
42.
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研究了UVA、UVB和UVC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用紫外线荧光灯(功率为15W、UVA365urn。UVB320urn、UVC254urn)产生紫外线。照射前弃去培养基、加入O.5mlHank液。经巴氏染色后在光镜下计数。每个样本重复做三张细胞涂片,每张涂片计数50O个细胞,分别算出正常细胞、坏死细胞和调亡细胞的百分率,以3种细胞百分率的平均值作图。DNA提取和水平电泳场倒转凝胶电泳(FIGE)FIGE由水平凝胶电泳槽和一个脉冲转换器组成。电泳液由Tris一乙酸盐和lmmolEDTA组成,pHS.6;电压为SOV;倒转…  相似文献   
43.
胃插管动物模型能较准确地经胃给予动物药物或营养成分,在毒理学、药理学和营养学等动物实验研究中有重要地位。为方便胃插管手术,一般用狗、兔和大鼠等较大型的动物制备,但由于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并且小鼠的抗体也远比其他实验动物丰富,新近发展起来的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动物也多为小鼠,所以为方便开展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与母乳、足月儿配方奶、混合喂养等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增长值的影响。方法广州市与佛山市10家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龄不足37周且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489例,分为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PDF组,n=323)、母乳喂养组(BM组,n=38)、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TF组,n=76)、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PDF/BM组,n=28)和足月儿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TF/BM组,n=24),观察及比较各组在出生后1、2、3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的差异。结果 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增长值均大于BM组(P<0.05),1、3个月时的身长增长值大于BM组(P<0.05),2、3个月时的头围增长值大于BM组(P<0.05)。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均大于TF组(P<0.05)。结论出院后应用配方奶喂养能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快速增长,从而帮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现追赶性生长,避免或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大鼠经皮电阻(TER)试验,并初步评价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制作离体皮肤固定装置,用正常大鼠皮片固定于装置后的TER值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来评价其可行性,参照OECD TG430的方法,采用10种化学物进行TER试验,并统计分析TER试验结果与动物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正常离体皮肤固定装置24 h期间能维持屏障功能稳定,3次重复实验TER值变化曲线一致,24 h时皮片组织形态结构仍然完好;TER试验对10种化学物的腐蚀性判别结果与动物试验的结果具有一致性(Mcnemar,P=0.500;Kappa=0.615,P=0.035),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6.7%。结论 TER试验可替代家兔皮肤腐蚀性试验用于评价化学物的皮肤腐蚀性。  相似文献   
47.
<正>有的人总感觉胸口憋着一股无名怒火,想发又发不出来,憋得慌,导致晚上睡不好。俗话说“气大伤身”,生气会影响身体健康。《黄帝内经》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怒则伤肝。”很多疾病来源于气,这里的气,就包括生气。人如果经常处于生气或情绪不好的状态,就会影响身体的五脏功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肝脏。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广东省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特征。方法 在广东省8个城市共选取8家哨点医院开展手足口病普通病例Cox A16感染监测,结合手足口病个案及暴发数据,估算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 ①广东省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估算发病率以2014年(113.0/10万)最高,其次为2016年(86.4/10万)、2012年(79.1/10万);2015年(29.0/10万)和2013年(28.8/10万)较低。②暴发以Cox A16感染(54.6%,89/163)为主,高流行年份年均暴发数(28起)是低流行年份(2.5起)的11.2倍。③估算发病率随年龄升高呈下降趋势(趋势χ2=853 905.63,P<0.01),高发年龄组依次为1~(1 449.2/10万)、3~(1 097.0/10万)、2~(1 083.5/10万)、4~(687.8/10万)和0~岁(604.9/10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 541.77,P<0.01),高发月龄依次是11~(2 105.1/10万)、10~(1 448.6/10万)、9~(938.3/10万)、8~(703.3/10万)和6~月龄(664.6/10万)。④高发月份是5月(143.9/10万)和6月(131.5/10万)。结论 2012-2016年广东省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在各年份流行强度不同;Cox A16感染水平高时,暴发疫情增多,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5-6月常见,0~4岁儿童是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高危人群,6~11月龄为高发月龄。  相似文献   
49.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验或者手术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对比TVUS及TAUS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74例患者中,61例为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病,13例为局限性的子宫腺肌病,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病更常见(P<0.01)。TVUS诊断准确率为89.19%,误诊率为5.41%,漏诊率为5.41%;TAUS诊断准确率为60.81%,误诊率为17.57%,漏诊率为21.62%;TVUS诊断准确率更高,误诊率及漏诊率更低(P<0.05)。应用TVUS诊断子宫腺肌病具有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误诊率及漏诊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清CK-MB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血清CK-MB异常的新生儿80例分为4组:大、小剂量左卡尼汀组分别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5、0.1 g/(kg*d)静脉滴注;左卡尼汀联合果糖治疗组(复合药物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 g/(kg*d)静脉滴注及果糖二磷酸钠0.16 g/(kg*d)静脉注射;果糖组予果糖二磷酸钠0.16 g/(kg*d)静脉注射,均1次/d.选取血清CK-MB水平正常的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予一般支持对症治疗.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所有新生儿自出生后即进入观察阶段.观察出生后第1、3及7天血清CK-MB的变化.结果 (1)各组7 d内的血清CK-MB稳定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1,P<0.05);各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7,P>0.05).(2)出生后第3天,各组血清CK-MB水平较第1天均有下降,各组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生后第7天,各组均有部分新生儿的血清CK-MB值较第3天上升,各组上升例数占本组总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小剂量左卡尼汀组25%,大剂量左卡尼汀组 15%,果糖组55%,复合药物组15%,对照组15%.(4)出生后第7天各组血清CK-MB较第3天下降的百分比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出生后第7天各组患儿血清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卡尼汀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异常的血清CK-MB水平,且作用较应用果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