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探讨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4年10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21例25岁以下卵巢恶性肿瘤病人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1例病人患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占47.6%。上皮性癌占33.3%。恶性性索间质瘤占19.4%。21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早期患者保留了对侧卵巢及子宫。晚期患者行根治术。术后给予化疗或放疗。结论:青少年女性,特别是幼少女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上皮性癌及性索间质细胞瘤。治疗方面早期患者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恶性生殖细胞瘤术后采用PVB、PEB方案合理化疗后达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如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及方法、采血体位、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及溶血,提出改正方法。结果:不同的采血方法及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准确性都可能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不同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应注意采取正确的采血方法,以减少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经塞来昔布处理后,采用Giemsa染色、流式细胞术和DNA Ladder观察HEC-1-B细胞凋亡变化;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EC-1-B细胞COX-2及凋亡相关基因Fas、survivin的表达.结果 20 μmol/L塞来昔布处理HEC-1-B细胞后,Giemsa染色即可见细胞核固缩、碎裂,出现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学检测示50 μmol/L塞来昔布可使HEC-1-B细胞凋亡率达46.9%,PI荧光直方图出现凋亡细胞峰,DNA电泳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梯形条带.塞来昔布处理HEC-1-B细胞后,COX-2 mRNA表达下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表达增加,细胞凋亡抑制基因surviyin表达下降,50 μmol/L塞来昔布可使survivin表达难以检出.结论 塞来昔布对HEC-1-B细胞有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通过抑制COX-2表达进而使Fas表达上调,survivin表达下调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两种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治疗的83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途径分为两组,动脉灌注介入化疗组(49例)和静脉全身化疗组(34例)。比较两组化疗疗效及手术率、毒副反应、手术出血量、术后病理情况。结果:介入化疗组手术率61.2%。静脉化疗组手术率64.7%,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介入化疗组(369±96.96)ml,静脉化疗组(461±140.21)ml,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介入化疗组术后病理盆腔淋巴转移占33.3%,静脉化疗组术后病理盆腔淋巴转移占18.1%,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常见的化疗毒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盆腔疼痛是介入治疗中较常见出现的,静脉化疗组无盆腔疼痛者。术后3年生存率动脉介入组81.63%,静脉化疗组75%(P>0.05)。结论:两种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均较好,副反应较轻。介入化疗有更好的止血效果,静脉化疗经济简便。两种新辅助化疗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对照组,于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卵巢生殖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的75.00%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E2、LH、FSH水平则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卵巢激素水平,对其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临床发病特点,探讨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2006年12月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25例年轻女性患者(≤40岁)为病例组,以248例50岁以上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病例组月经不调15例(60%),不孕8例(32%),对照组既往月经不调38例(15.3%),不孕6例(2.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病例组子宫内膜样腺癌占96%,其中细胞高分化13例(52%),中分化11例(44%),低分化1例(4%).ER(+)19例(79.1%),PR(+)21例(87.5%).对照组子宫内膜样腺癌占68.4%,细胞高分化23例(13.6%),中分化114例(67.4%),低分化32例(18.9%).ElL(+)86例(50.8%),PR(+)92例(54.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病例组中Ⅰ期患者20例(80%),对照组Ⅰ期患者125例(50.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年轻患者更多有月经不调、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期别早,细胞高分化,主要为激素依赖型.临床治?挝 疗效果好,预后好,早期低危型年轻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积极治疗月经失调应该对年轻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切缘阴性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进行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治疗的患者577例,选择其中426例切缘阴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为70例和356例。观察两组的复发、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同时进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年龄≥40岁,术前感染高危HPV16/18、颈管内膜可见异型细胞或病变、妊娠次数≥3次与锥切术后切缘阴性患者复发存在正相关性,是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切缘阴性患者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应做好术前分析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与HWAPL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收集的宫颈组织石蜡标本,92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组织,包括CINⅠ级28例,CINⅢ级36例,CINⅡ级28例,均进行HPV分型检测及HWAPL蛋白的检测。结果宫颈癌、CINⅢ组织高危型HPV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Ⅰ、CINⅡ( P<0.05);宫颈癌与CINⅢ组织中HWAPL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Ⅰ、CINⅡ( P<0.05);高危HPV感染与HPV阴性和低危HPV感染标本在HWAPL蛋白表达上有明显差异性( P<0.05),且HWAPL蛋白表达与高危HPV感染呈正相关( r=0.450,P=0.000)。结论 HWAPL异常表达可能是HPV致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替硝唑(TNZ)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CNTs/GCE)及疏水性室温离子液体(RTIL)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多壁碳纳米管(MWCNT)修饰电极(RTIL-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及电化学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方波伏安法(SWV)、稳态电流-时间曲线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结果 与GCE相比,TNZ在RTIL-MWCNTs/GCE上的还原峰电位正移了105 mV,还原峰电流增大了约5倍;与MWCNTs/GCE相比,其还原峰电位稍有负移,但还原峰电流增大。TNZ 在RTIL-MWCNTs/GCE上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在5.0×10-5~1.0×10-2 mol·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4×10-6 mol·L-1。加标回收率在98.7%~100.2% 之间,RSD在0.64%~1.65%之间。结论 RTIL-MWCNTs/GCE对TNZ电化学还原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该方法可用于TNZ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操作简便快捷,测定结果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50.
詹雪梅 《吉林医学》2012,33(6):1139
目的:探讨酶电极法和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可行性以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日立7070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血糖,在BECKMAN生化分析仪上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对两种不同方法测定血糖进行比较。结果:试验数据表明:酶电极法测定血糖在准确性、重复性均好于氧化酶法;酶电极法测定血糖在线性范围大于氧化酶法。酶电极法与氧化酶法测定血糖,两种方法的抗干扰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电极法使用方便,是一种准确、简捷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临床的急诊检验;氧化酶法较稳定,干扰因素少,适用于常规的批量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