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71.
目的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及ADC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髓母细胞瘤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MRI表现,测量ADC值;根据2007年WHO标准对髓母细胞瘤进行病理分型,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和ADC值的差异。结果 49例中,经典型髓母细胞瘤41例,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8例,常规MRI征象如肿瘤位置、T2信号、囊变、瘤周水肿及强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ADC值[(0.78±0.12)×10-3 mm2/s]低于经典型髓母细胞瘤[(0.88±0.10)×10-3 mm2/s;P0.05)。结论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常规MRI表现无明显差异;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的ADC值低于经典型。  相似文献   
172.
冠状位CT扫描在小儿气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接冠状位cT扫描在小儿气道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肺部及气道疾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片(48例加做透视)、横断位及冠状位CT扫描,并经纤支镜检证实结果.结果:胸片(胸透)及横断位CT表现主要为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冠状位扫描CT显示:气道异物68(7812%)例,其中阳性异物64例,4例显示阴性;气管支气管3例(3.4%),其中2例见右上叶支气管直接开口于气管,1例尖后段支气管共同开口于气管;气管支气管狭窄7例(8.0%),其中1例气管左右径变窄,4例左侧主支气管变窄,另2例食道异物致气管受压变窄;气管狭窄并气管支气管2例(2.3%),其中1例气管左右径变小,并隆突上方见支气管憩室,另1例气管右侧分出气管性支气管后.以远的气管狭窄后还见到隆突分叉;其它:支气管炎(脓性分泌物)4例(4.6%);支气管肉芽肿2例(2.3%);支气管内膜结核1例(1.2%)等,冠状位CT扫描示病变均呈软组织密度影.结论:横断位结合直接冠状位CT扫描可明确小儿部分肺部及气道疾病病因及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并指导纤支镜镜检部位.  相似文献   
173.
儿童肺吸虫脑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肺吸虫脑病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肺吸虫脑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脑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3例中脑部出血灶18例,多呈短T1、长T2信号;环形或多环形强化16例,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7例;所有病灶周围均见大范围水肿,与病灶大小不成比例;2例出现脑膜强化;1例有脑积水.结论 MRI对儿童肺吸虫脑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特征表现包括出血、大范围水肿及多环形强化.  相似文献   
174.
磁标记大鼠间充质干细胞肝脏移植的磁共振成像活体示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5 T MRI活体示踪磁标记干细胞经门静脉肝脏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以菲立磁和DAPI标记后,经门静脉注入大鼠肝脏,分别于移植前及移植后1 h、3 d、7 d和14 d行MRI扫描,并与组织荧光显像和铁染色对照。结果移植后1 h、3 d、7 d及14 d肝脏信噪比分别为1.10±0.26、8.18±1.55、11.08±1.30、14.15±1.02,7 d以内肝脏信噪比与移植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各时相肝组织铁染色与荧光显像的空间分布一致。结论1.5 T MRI活体示踪经门静脉移植的磁标记干细胞是可行的,MRI示踪时间可持续7 d。  相似文献   
175.
重庆市儿童青春期生长突增的骨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龄与青春期生长突增之间的关系,为重庆市儿童青春期生长突增的判断提供骨龄量化指标.方法:对重庆市500名7~16岁健康儿童进行CHN法骨龄评估,其中发育正常者以Grave法确定其所处生长突增阶段,统计每一阶段的骨龄值范围,并求中位数.结果:男童骨龄从11.7岁、女童骨龄从9.5岁进入加速期;男童骨龄14.2岁、女童骨龄12.3岁进入高峰期;男童骨龄15.9岁、女童骨龄14.8岁进入减速期.结论:CHN法骨龄评估为判断青春期生长突增提供了量化指标,对正畸及用药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分子亚型,分析分子亚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原发髓母细胞瘤患儿32例,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标本中GAB1和YAP1蛋白并确定分子亚型。分析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生存情况,比较分子亚型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患儿中男21例、女11例,其中SHH型、WNT型和非SHH/WNT型分别为4例、7例和21例。不同分子亚型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理分型、髓母细胞瘤发生位置、T 2信号、DWI信号、强化形式、有无囊变、播散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HH型、WNT型和非SHH/WNT型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5%、57.1%、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非SHH/WNT型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0%,3岁组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不同分子亚型髓母细胞瘤的预后有SHH型优于WNT型,WNT型优于非SHH/WNT型的趋势;≤3岁非SHH/WNT型的预后好于3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