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女工保健工作的现状,提高女工劳动保护水平.方法 对海淀区辖区内监管的141家有女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化学毒物及噪声、振动、微波、高频、低温等物理因素)的单位进行女工保健状况现场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提供.结果 141家单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53家,集体企业21家,股份制企业46家,非公有制企业21家,共有女工12 251名,其中1249名从事职业危害作业,占女工总数的10.19%(1249/12 251).16.31%(23/141)的单位无劳动保护管理机构,27.66%(39/141)的单位无就业前体检,无经期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单位达48.94%(69/141),21.28%(30/141)的单位女工孕期工资发生变化,32.62%(46/141)的单位女工产期工资发生变化,2.13%(3/141)的单位安排女工从事国家禁忌女工从事的劳动(即连续负重作业),9.93%(14/141)的单位安排女工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31.91%(45/141)的单位不将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算作劳动时间,39.01%(55/141)的单位不负担女工生育费用,33.33%(47/141)的单位不将哺乳时间计入劳动时间.有68.09%(96/141)的单位每年定期组织女工进行妇科检查.收集到45家单位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占调查单位数的31.91%(45/141),报告中未发现患有职业病的女工.共监测34家单位的1865个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其中155个监测点不合格,均为噪声作业点.结论 女工保健工作形势不容乐观,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宣传、明确监管部门及职责分工,做好女工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银杏叶提取物8环糊精包合物,以增加银杏叶提取物的水溶性,便于制剂应用。方法: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包合物,并尝试采用显微镜下观察所用物料显微性状变化的方法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了验证,、结果:制备了浅棕色粉末状银杏叶提取物包合物,通过显微镜观察,验证了包舍物的形成。结论:β-环糊精能很好的包合黄酮类有效成分;显微镜法为一方便、直观的包合物验证方法,能够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内眦赘皮是发生在内眦部的纵向弧形的皮肤皱褶。一般多由上睑向下延伸(正向型),少数由下睑向上伸展(反向型),还有更少数横跨于上下睑内眦部(水平型),皱褶将内眦角及泪阜部分或全部遮掩,使两内眦间距离加宽,面部给人以愚呆之感。有内眦赘皮者如行重睑术时不予以处理,术后往往导致内侧重睑线难以显现且内眦赘皮愈加明显因而达不到理想的美学效果。尽管内眦赘皮的治疗术式很多,但其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且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研究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40例内眦赘皮者采用横一字切口方法行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美容效果,且手术方法相对简便,术后疤痕不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对60例面部皮肤老化患者采用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效4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后2个月,患者鼻唇沟、面部、眉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后6个月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治疗后2个月(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即刻VAS评分为(2.65±1.01),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6.67%。术后未出现瘢痕、感染、色素沉着、水疱、丘疹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年轻化,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醋柳黄酮包合物的X-射线衍射法鉴别及其脱包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所制备的醋柳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探索出脱包合的良好方法,以改善其制剂的制备性能。方法:综合包合技术与脱包合技术,建立利用包合材料分子结构中的空穴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的“分子空穴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的D-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验证;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包合物进行脱包合研究。结果:制备了醋柳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脱包合后醋柳黄酮原料药中的总黄酮含量提高至36.5%。包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与原料药、13-CD、原料药和13-CD混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明显不同。结论:X-射线衍射法能快速准确鉴别出包合物的生成,脱包舍效果较好,“分子空穴法”能够起到提纯醋柳黄酮有效成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恩诺沙星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恩诺沙星纳米粒制剂。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恩诺沙星聚乳酸纳米粒,对其形态学、载药量、包封率以及粒径分布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关的质量评价。结果:制备的恩诺沙星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平均为71.0%,载药量平均为11.3%,平均粒径为66.8 nm,粒径范围为30.0 nm~117.5 nm,电子透射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基本呈较光滑圆整的球形,大小较均匀,且粒径分布较窄。结论:制备工艺可行且制备的恩诺沙星聚乳酸纳米粒包封率相对较高,质量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胸背痛患者终板Modic改变在胸椎MRI上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因胸背痛在我院行胸椎MRI检查的患者,排除特异性疼痛,共纳入384例,其中男178例,女206例,年龄18~85岁,分析MRI矢状位图像资料,记录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分布节段及相邻椎间盘退变等级,统计并分析Modic改变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结果:21例患者23个椎间盘存在终板Modic改变,占入选患者5.5%,ModicⅠ型、Ⅱ型和Ⅲ型的个数分别为4个、10个、9个,出现Modic改变的节段为T5/6(2个),T6/7(2个),T7/8(4个),T8/9(3个),T9/10(3个),T10/11(4个),T11/12(5个);中下胸椎分布多于上胸椎;终板Modic改变相邻椎间盘退变分级,2级1个,3级5个,4级10个,5级7个,椎间盘退变与Modic改变有相关性。结论:胸椎Modic改变发生率较低,以中下胸椎多见,椎间盘退变与Modic改变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拉曼光谱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介绍了共焦显微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激光共振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其在药物鉴别、制剂研究的应用,以及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联合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主要的血管生成因子,许多生长因子是通过诱导VEGF的表达而起作用的。本文对VE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作用、表达及生成的调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醋柳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柳黄酮为叶和果实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体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其来源、活性、提取分离方法、含量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