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8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82.
目的:基于对肾上腺血管解剖的理解,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新技术。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17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其中男92例,女87例;肿瘤位于右侧88例,左侧91例;患者12~79岁,平均(47.8±9.8)岁;肿瘤直径0.8~11.5 cm,平均(2.8±1.3)cm。根据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准备后均由同一术者根据以下策略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腹膜后空间建立后沿腰大肌表面游离并纵行打开肾筋膜直至膈肌脚,寻及膈下动脉并结扎切断肾上腺上动脉;(2)寻及肾动脉,紧贴肾动脉及肾上极内侧缘夹角向深面游离,结扎肾上腺中、下动脉;(3)通过肾动脉及肾脏内侧缘所形成的"中央静脉三角"寻找肾上腺中央静脉并离断;(4)在肾脏、肾上腺之间游离,到达肾前融合筋膜层面,将肾上腺与肾脏重叠部分分离;(5)离断肾上腺周围相连的结缔组织,完整切除肾上腺。结果:178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68 min,平均(30.2±10.3)min;出血量10~110 ml,平均(20.6±12.7)ml;术后住院1.5~3.9 d,平均(2.3±0.8)d;2例术中出现腹膜损伤,术后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此操作方法更加直接的处理肾上腺血供,减少了出血的几率,游离面较少,根据肾上腺解剖关系不用刻意寻找肾上腺肿瘤,操作更加省时、简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部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对70例患者梗死发生部位等资料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针刺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35例采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最佳智力测验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RBANS评分均与健康体检者有明显差异(P 0. 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左额叶、左丘脑的视觉空间结构评分下降尤为显著(P 0. 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左额叶中的语言(图片命名、语言流畅度)评分下降尤为显著(P 0. 05)。相较于健康体检者,注意功能均明显下降,其中尤以左额叶最为明显(P 0. 05)。结论大脑左半球发生脑梗死容易影响认知功能中的语言、注意力以及相关记忆等高级功能,利用针刺治疗可提升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4.
背景与目的 肺癌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生存预后因素,准确的纵隔淋巴结分期可以使患者最大程度地受益于手术.本研究旨在探讨宝石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定量参数在术前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48例NSCLC患者,连续进行宝石能谱CT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模式肺增强扫描和手术治疗.重建GSI数据,测量淋巴结的大小、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能谱曲线的斜率、标准化碘浓度以及水浓度.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确定诊断的最佳阈值及效能.结果 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短轴直径、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能谱曲线的斜率、标准化碘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当确定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的最佳临界值为2.75,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总体的准确性分别为88.2%、88.4%、87.0%.结论 能谱CT的GSI模式定量参数较传统CT在术前诊断转移性淋巴结方面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陕西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至9月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调查的69例PCOS组患者与276对照组女性的遗传因素、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母亲及姐妹月经稀发率、父亲及兄弟早秃率、吸烟率、饮酒率、经常吃高热量食品率、盆腔炎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OS组腰臀比均值、子宫内膜厚度、舒张压均值、初潮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COS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值、收缩压均值、不孕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MI:t =2.45;收缩压:t=2.80;不孕率:x2=10.93,均P<0.05);PCOS组月经稀发及闭经率、卵巢多囊样改变率、多毛痤疮率、高雄血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月经稀发及闭经率:x2=120.95;卵巢多囊样改变率:x2=195.07;多毛痤疮率:x2 =6.78;高雄血症率x2 =64.75,均P<0.05).结论 在陕西省调查人群中,PCOS患病率稍低于国外统计数据、但仍有明显的BMI、月经稀发及闭经、卵巢多囊样改变、多毛痤疮、高雄血症的特点;同时伴有收缩压、不孕率的显著增高;因此,对PCOS女性的定期检查预防远期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分析“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透明质酸酶直射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72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接受超短波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透明质酸酶直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2周后,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RP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评定,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PPI、PR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028,P<0.05).结论 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疾病的治疗,采取“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透明质酸酶直射治疗的疗效较好,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在改善勃起功能障碍(ED)症状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诊断为ED的26例患者接受Li-ESWT治疗,每周1次,每次20 min,能量为0.09 mJ/mm2,连续4周为一个完整疗程,共6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的第3、6、9、12月采用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的勃起功能情况信息,即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IIEF-5)评分和勃起硬度评分(EHS)。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勃起功能的比较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分析,评价Li-ESWT改善ED相关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Li-ESWT治疗后的第3个月,患者的IIEF-5评分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1),而EHS评分较治疗前仅略微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6个月,患者的IIEF-5评分和EHS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且均比第3个月升高显著;第9个月,患者的IIEF-5评分尽管比第6个月略低,但较治疗前仍有明显改善(P<0.01),而EHS评分在第9个月时也比...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人工智能(AI)引导多参数磁共振-经直肠超声(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靶向穿刺和联合穿刺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以评估联合穿刺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22年4月开始收集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3.0T mpMRI检查发现前列腺可疑病灶(PI-RADS评分≥3分)继而接受AI引导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一般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V)、PSA密度(PSAD)、PI-RADS评分、穿刺组织Gleason评分等。穿刺前先将mpMRI影像数据导入实时融合成像系统,图像融合完成后,以显示的可疑PCa病灶为靶目标,先对靶目标行靶向穿刺2至3针,再继续行系统穿刺12针。将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结果定义为联合穿刺结果。比较不同穿刺方式PCa检出率、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和病理Gleason评分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估其在不同PI-RADS评分分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20例患者中共检出PCa 118例。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的PCa检出率分别为40.45%和43.64%,差异无...  相似文献   
89.
衰弱是老年人失能的前兆,患病率高,危害较大,与老年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目前对于衰弱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和成熟的干预模式。我们从社区实际出发,借鉴多学科干预模式,运用“中医全科-专科联合门诊”模式,对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衰弱患者进行干预。该模式在提高诊疗效率、提升慢病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提高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水平等方面体现出初步的作用,为社区医疗机构多学科干预模式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衰弱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之后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其作用。  相似文献   
90.
产金属β-内酰胺酶IMP-4肺炎克雷伯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株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KPN)进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和产碳青霉烯酶(KPC)分析。方法 2010年4月2株KPN分别分离自天津市红桥医院1例住院患者的尿标本和痰标本,MIC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ESBLs确证试验检测其是否产ESBLs,PCR扩增blaI MP、blaVI M和KPC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2株KPN均为多药耐药菌,其中从尿中分离的KPN(HQU)对亚胺培南耐药,从痰中分离的KPN对亚胺培南敏感,均产ESBLs;从尿中分离的KPN携带MBLs基因blaI MP-4,且定位于质粒上;未检出blaVI M和KPC基因。结论产blaI MP-4型MBLs KPN的出现提示耐药性传播广泛,临床应加强耐药监测和严格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