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8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牙龈清洁术治疗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82例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康复新液联合牙龈清洁术)与对照组(单用牙龈清洁术),比较两组的牙龈疼痛感、牙龈肿胀程度、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的牙龈疼痛感及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的牙龈指数、软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康复新液联合牙龈清洁术有利于减轻牙龈疼痛感及肿胀,提高口腔卫生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2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诱发的接触性皮炎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三伏天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1例,根据穴位贴敷治疗后是否出现接触性皮炎分为接触性皮炎组、无接触性皮炎组。观察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2016年11月)、6个月(2017年2月)时及前1年同时期(2015年11月及2016年2月)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计算IFN-γ/IL-4。结果与本组2015年11月比较,两组患者2016年11月时ACT评分升高(P<0.05);接触性皮炎组2017年2月ACT评分较本组2016年2月亦升高(P<0.05)。接触性皮炎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L-4含量下降(P<0.05),而IFN-γ含量及IFN-γ/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接触性皮炎组治疗前后IL-4、IFN-γ含量及IFN-γ/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后出现接触性皮炎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优于无接触性皮炎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523.
目的:通过一种基于通路模式的方法,对传统中药名方小青龙汤治疗咳喘的有效成分进行预测。方法:首先搜索TCM中医药资料库与CTD数据库来整理出小青龙汤已知的各种化合物成分与相关基因,再通过DAVID生物分析系统与KEGG数据库挖掘出与咳喘相关的通路模式。然后利用该通路模式对候选基因打分,筛选出相关性高的基因,并据此推测出治疗咳喘的有效成分。结果:根据上述的计算方式,我们将相关基因根据得分进行排序,得到相关性最好的三种基因分别为MAPK1、MAPK3与RELA。最终预测出的有效成分中效能最高的三种分别是Paeonol(丹皮酚)、Glycyrol(甘草醇)、Geraniin(老鹳草素)。结论:此种基于通路模式的方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出小青龙汤治疗咳喘的有效成分,加以推广更有利于中药基础药理研究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524.
董杰 《当代医学》2022,(5):23-25
目的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正畸治疗效果、口腔健康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  相似文献   
525.
目的分析眼挫伤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方法对116例(145眼)眼挫伤经直接检眼镜和三面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眼挫伤视功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视神经受损,常见的有视网膜震荡、视网膜出血、黄斑裂孔、脉络膜破裂、出血,视网膜脱离和视神经损伤。其中以视网膜震荡多见。结论对于眼挫伤的,只要屈光间质清晰,都应检查眼底,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判断眼底病损伤部位及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26.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患者尾状核及丘脑神经生化代谢产物水平及其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安定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1月门诊未治疗的强迫障碍患者25例, 并招募性别、年龄、学历相匹配的健康对照20例纳入研究。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采集患者及正常对照的神经生化代谢物图谱, 以双侧尾状核及丘脑作为感兴趣脑区, 经LCModel软件拟合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 acid, NAA)、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及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相对浓度, 同时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强迫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不同神经生化代谢物浓度的差异, 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化代谢物浓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强迫障碍患者左侧丘脑的Glu浓度(3.97±0.41...  相似文献   
527.
目的探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治疗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40例为实验组,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以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不吻合kite皮瓣桡神经。所有患者均记录指腹感觉恢复功能和术后皮瓣周围外观及有无神经瘤形成。结果 1实验组seddon感觉评定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拇指皮瓣外观良好,功能满意,色泽与周围肤色相近。3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瘤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可以更大限度地增强拇指指腹感觉,降低患者伤残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