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囊状淋巴瘤患者,术前超声观察病灶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血供情况,结果:9例病灶均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后方:多数(66.67%)大小在2-4cm;5例(55.56%),边界清晰,4例(44.44%),病灶后缘与深部组织粘连而边界欠清(但前缘不与皮肤粘连);回声多为单纯囊肿型(33.33%)和多房囊肿型(55.56%),1例为实性为主的混合回声;4例淋巴管瘤内术后病理发现合并有血管瘤成分;6例(66.67%)病灶内无血流信号,3例有少量动脉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和鉴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2.
超声引导下植入式微波热场在体模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植入式微波在仿肝组织体模中热场的分布规律。方法 在体模实验中每次精确布16个点,每点重复5~9次,测量温度的分布,并求解组织的比吸收率(special absorption rate,SAR)。在Pennes生物热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建立肝癌植入式微波热疗的热作用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元法对三种加热功率、作用时间(60W5min、50W10min、40W30min)下温度分布进行广泛的模拟计算和预测。结果 通过体模实验确定了SAR分布。在r方向呈指数衰减,θ方向为余弦拟合,z方向呈三次多项式拟合,且前向温升大于后向。三种功率下SAR分布不同,并且SAR与功率分布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在SAR基础上,计算机动态模拟重建微波热场。结论 肝体模实验证明微波热场的分布呈以天线为中心向外有规律的依次递减,该规律可通过计算机模拟重建,模拟重建的热场具有三维动态连续监测的特点。这为临床微波治疗肝癌中有效调控热场的温度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微波热场的计算机动态模拟预测体系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通过在仿肝组织的等效体模中沿微波辐射天线三维空间上精确的布点,采集到加热初始段的温升曲线,求得不同功率下组织的比吸收率(SAR).根据生物传热方程,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微波热场计算机模拟体系,通过大量的离活体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对该模拟系统进行了校验.结果在离体实验中,模拟温度曲线和实测温度曲线比较,单导二者91.4%的位点有很好的吻合性,双导二者88.9%的位点有很好的吻合性.模拟凝固体积与实测凝固体积85.6%的标本吻合性很好.活体实验显示,血流灌注对组织的温升有重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血流灌注率对温升的影响可以相差30℃.在临床治疗中,实测温度曲线和模拟温度曲线两者67.3%位点有很好的吻合性.为保证一次完全凝固较大的肿瘤,需采用多电极同时穿刺以凝固肿瘤,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求得了保证两电极之间无冷区而凝固范围最大的最佳电极间摆放距离及组合热场的分布,并通过离、活体实验和临床肝癌病人的测温进行了校验.结论上述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机模拟和预测微波热场是可行和可靠的,这一系统的建立,为动态调控微波热场和一次完全凝固较大的肿瘤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5cm)对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微波消融治疗19例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21例。于术前、术后30min、1d及7d采外周静脉血7ml,检测CD3、CD4、CD8及CD4/CD8及肝功能。结果:与术前相比,微波组术后7d内外周血免疫细胞CD3、CD4、CD8和CD4/C198无明显变化。而手术组术后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较术前降低:CD3,术后30min、1d及7d均显著降低;CIM,术后30min及1d显著降低、且较微波组显著降低,7d恢复,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CD8,两组之间及组内各时点之间比较均无差异;CIM/CD8,术后30min及1d较术前降低,7d恢复,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微波消融治疗对肝功能的损伤较手术切除小。结论:与手术切除相比,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创伤小,对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7d内)无明显影响,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45.
高频率灰阶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已被公认,尤其在同位素冷结节的研究中起着显著作用。本文观察了78例甲状腺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本组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53例,年龄12~71  相似文献   
46.
结节性肝寄生虫感染的声像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节性肝寄生虫感染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及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分析了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 11例患者 16个直径 3cm以下的结节性肝寄生虫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例患者共 16个结节 ,其中单发结节 7例 ,2个结节 3例 ,3个结节 1例 ;病变形态多不规则 ,5例呈较均匀低回声 ,6例呈混合性回声 ,低回声中混有点状高回声 ,肿块一般边界清楚 ,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周边无低回声暗环。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不丰富 ,11例中仅 1例于病灶内引出低速动脉血流 (12cm /s)。 6例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回声结节的活检标本镜下为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 ,3例伴组织凝固性坏死 ,2例于坏死组织中找到夏科 -莱登结晶。 5例低回声结节均为较均匀的组织凝固性坏死。结论 肝脏 <3cm结节性寄生虫感染一般表现为肝内的实性病变 ,以不均匀低回声或低回声多见 ,边界多不规则 ,无完整包膜 ,CDFI检查肿块内多无血流信号。上述特征有利于与肝恶性病变区别 ,鉴别诊断困难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确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7.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5岁城乡居民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西6个地级市和10个县21 290名≥15岁的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人户调查.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中文版的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 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完成调查18 219人,调查完成率为85.58%.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和总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16%和2.54%.按终生患病率高低排列,广西前3位特定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0.98%)、重性抑郁(0.53%)和酒精依赖(0.45%).总终生患病率城市(2.31%)低于农村(2.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6,95%CI=0.71~1.04,P=0.117);女性(1.96%)低于男性(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52~0.76,P=0.000);壮族(3.12%)高于汉族(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0,95%CI=1.15~1.70,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和酒精依赖是广西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农村、男性和壮族人群的精神疾病患病率较高.精神疾病已成为广西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其开展防治与康复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8.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臻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但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来说,仍要忍受着各种并发症的折磨[1]。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在血液透析期间和透析后症状最为明显,发生率约为36.1%,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0%~90.0%[2]。  相似文献   
49.
苏莉  陈娜萦  杨虹  黄佟  黄颖  韦元元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45-1546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现患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取法对南宁市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共抽查627名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11.00%、2.07%和27.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均进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回归模型。结论超重肥胖是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是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干部体质指数水平和超重肥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部分直属机关单位7752名干部采用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法,问卷包括个人基本特征、既往病史、行为习惯,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项目检查。结果:该人群体质指数(BMI)均值为(23.5±3.2)kg/m^2,50岁组为最高,男性为(24.2±3.0)kg/m^2,女性为(22.4±3.2)kg/m^2,男性30~60岁组均处于超重水平;人群总超重率为33.5%,总肥胖率为7.5%,其中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总体水平;且男性和女性BMI24.0~27.9kg/m^2组和BMI≥28.0kg/m^2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BMI18.5~23.9kg/m^2组。人群超重肥胖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以及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向心性肥胖为相关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洒是人群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干部体质指数水平较高,尤其是男性中青年干部,应将控制吸烟、限制饮酒、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作为干部人群慢性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