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分析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初次使用替比夫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3例CHB患者(HBeAg阳性50例,阴性23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至少1年,于治疗基线、病毒学应答前每个月、病毒学应答后每3个月检测HBV DNA、ALT、HBV血清标志物,观察治疗期间累计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转换率和耐药率;分析12、24周HBeAg下降幅度对预测血清学转换的价值;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定期检测肌酸激酶(CK)。结果 (1)HBeAg阳性、阴性累计病毒学应答率1年分别为96%、100%,2年分别为96%、100%,其中90%HBeAg阳性、95%阴性患者在24周获得病毒学应答;(2)HBeAg阳性者1、2年累计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48%、61%;(3)HBeAg阳性、阴性累计耐药率1年分别为2%、4%,2年分别为24%、11%;(4)12、24周HBeAg下降幅度预测血清学转换的cut-off值分别为0.2557、0.3844log PEIU/ml,12周HBeAg下降幅度≥0.2557log PEIU/ml、24周≥0.3844log PEIU/ml的患者较低于该值者2年累计血清学转换率高,χ2值分别为28.996、15.036,P均=0.000(log-rank);(5)186人次查CK,78.8%数值超过参考范围(>140 IU/L),其中95.6%升高值在2级内,3级以上仅占4.4%。CK升高者无明显肌痛、肌炎,3~6个月内能自行下降至正常,无因CK升高而停药者。结论替比夫定对初治HBeAg阳性、阴性CHB患者疗效佳、安全性好。12、24周HBeAg下降幅度可作为2年血清学转换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甲亢的临床特征、预后、治疗问题。方法 对15例肝炎合并甲亢病人的临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肝炎合并甲亢临床类型偏重,易发展为重肝,死亡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以混合型升高(高T3、FT3、T4、FT4)多见,尤以rT3升高、TSH下降显著。结论 甲亢复发及未获控制是肝炎发作和加重的诱因;及时和有效的抗甲亢治疗与护肝、支持疗法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