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130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18篇
预防医学   217篇
药学   196篇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急性胸痛的急诊室评价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明中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2001,3(2):111-113,147
对急性胸痛患者作出快速的诊断及正确的处理是急诊科及心内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不仅对保证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防止漏诊、误诊,总体上降低医疗费用都有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国外通过与急诊室有关的胸痛室(oh。st pain unit)或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的建立,对此类患者的诊治策略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这对我国开展急性胸痛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2.
心肺运动试验包括心电图负荷试验和气体代谢分析两部分。前者早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近几十年电子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对受试者的呼出气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这就使得可以对运动中的受试者进行气体代谢分析,从而能定量反映心脏储备功能。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临床上的研究才得以重视并逐渐增多,但大多是研究报道,并未成熟地应用于临床,一些心肺等疾病对运动的反应特点未得到足够认识,国内的研究更少。为此,我们对正常成人及患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目的是建立我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胡大一 《家庭医生》2021,(22):44-45
心病 怕吃药,做"一站式"手术,却招来中风 最近,一位热心朋友安排了一次心内科、神经科和精神科的"三堂会诊". 患者是一名来自福建的男士,今年52岁. 他患有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近一年多发现有慢性心房颤动. 开始,他服用药物控制心率,并服用抗凝药达比加群,无明显症状,能够正常生活工作. 半年前,被某医院"忽悠",说长期吃抗凝药有出血风险,可以做射频消融手术加左心耳封堵手术,"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种族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已有研究。本文拟探讨民族间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是否也存在差异。方法 作者对新疆地区的汉族居民 911人 (男性 4 6 6人 ,女性 4 45人 )及哈萨克族居民 773人 (男性 36 0人 ,女性4 13人 )随机个体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脂蛋白 (a) (Lp(a) )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进行测定。结果 与汉族人群比较 ,哈萨克族人群男、女均分别有较高的HDL c(P <0 0 0 1)和ApoA1(P <0 0 0 1)水平与较低的TG(P <0 0 1,P <0 0 0 1)、Lp(a) (P <0 0 0 5 )、ApoB(P <0 0 0 5 ,P <0 0 0 1)及较低的ApoB/ApoA1值 (P <0 0 1,P<0 0 0 1) ;汉族人群有 2 0 7%的个体ApoA1水平值低于 1 2g/L ,而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 9 8%的个体ApoA1值低于 1 2g/L ,汉族人群有 18 6 %的个值ApoB值高于 1 2g/L ,而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 14 3%的个体ApoB水平值超过 1 2g/L ;多因素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 :TG、HDL c、Lp(a)、ApoAI及ApoB/ApoAI值水平均与民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 血脂、Lp(a)、ApoA1及ApoB水平存在显著的民族间的差异 ,哈萨克族人群具有较汉族人群明显为优的血脂谱 ,推测遗传因素可能控制和影响着个体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规律。方法:以血浆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为再灌注损伤标志物,观察AMI患者PCI治疗后血浆MDA变化时程及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PCI再灌注后,血浆MDA显著升高(P<0.001),总体水平于1小时达峰值,随后48小时迅速下降,此后缓慢恢复至术后7天仍高于基础值。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分组显示,≤6小时组血浆MDA水平显著低于>6小时组(P<0.05),且于术后7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PCI再灌注后血浆脂质过氧化标志物显示升高,时程变化特点为1小时达峰,随后依次出现迅速下降期及缓慢下降期。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再灌注损伤是缺血和再灌注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再灌注可显著减少再灌注损伤。血清CK-MB水平不是评价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6.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中的证据就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证据水平(evidencelevel)的高低和是否充分有效(validity)直接与试验的设计、实施与资料总结相关,试验设计是临床试验成败的基础。不同的试验设计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误导。因此,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应遵循较为成熟固定的模式。1 立题 立题的依据应充分,目的明确,能解决有关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7.
INSIGHT试验的临床意义——从临床试验到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IGHT(International Nifedipine once-daily Study:Intervention as a Goal in Hypertension Treatment)试验入选高危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和不同利尿剂联合用药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1)拜新同降血压效果满意,从治疗前的173/99mmHg降至138/82mmHg;单一使用拜新同降压有效率为73.3%。(2)拜新同与利尿剂同样有效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主要心血管事件,比预期的心脑血管事件减少50%,降低总死亡率;与利尿剂相比,能有效保护肾功能。(3)拜新同组病人的严重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利尿剂,对血糖、血脂、尿酸和电解质的不良影响明显轻于利尿剂。与利尿剂相比,拜新同组新发生的糖尿病少。拜新同具有钙拮抗剂所共有的副作用:头痛、颜面潮红和踝关节水肿,92%的踝关节水肿发生于使用60mg剂量的病人。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比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每日1次服药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并对比药物漏服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7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分别每日口服1次氨氯地平5~10mg(Ⅰ组)或非洛地平缓释剂5~10mg(Ⅱ组),治疗12周,并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用药前后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及漏服48小时的血压变化。结果:氨氯地平治疗组舒张压降低15.1mmHg(治疗末为84.8mmHg),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组舒张压降低15.3mmHg(治疗末为85.0mmHg)。总有效率Ⅰ组病人为83.8%,Ⅱ组为87.9%(P=NS)。在药物的初始剂量下即能达到有效血压控制的病人数Ⅰ组为76%,Ⅱ组为52%(P<0.01)。药物漏服24和48h后,Ⅰ组临床血压仍低于140/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与漏服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Ⅱ组的临床血压高于140/90mmHg,临床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与漏服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两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剂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安全、疗效可靠,病人耐受性好,但漏服试验表明漏服24与48h氨氯地平仍能较好的控制血压。Ⅰ组的血压波动明显低于Ⅱ组。  相似文献   
69.
自1995年以来,已经发表了数个(FRISC、FRIC、ESSENCE、TIMI-11B、FRAXIS、FRISC Ⅱ)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不同的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结论是皮下应用的低分子肝素至少与血液监测的连续静脉普通肝素一样有效,但不同低分子肝素制剂和不同试验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别,焦点之一是使用哪种低分子肝素更好。 低分子肝素的随机对照试验1 阿根廷的小规模试验 阿根廷的一项实验最早比较了低分子肝素(fraxiparin)、普通肝素和单纯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预计入选315例病人的试验至219例便因阳性结果而终止,低分子肝素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肝素和单纯阿司匹林组。2 FRISC试验 FRISC是一大规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试验,  相似文献   
70.
第二次全国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CSPE)首次注册1991年1月1日至1995年5月31日的全国93家医院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心电生理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开展RFCA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谱也发生很大变化。为展示近年国内开展RFCA工作情况,CSPE组织第二次全国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现将注册资料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