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用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动脉血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2.
将186例鼻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单极电凝止血;对照组单纯采用止血海绵填塞止血。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4.2%、91.4%和47.3%、74.2%;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鼻内窥镜下单极电凝止血治疗鼻腔出血较单纯止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具有见效快、治愈率和有效率高、副作用少、患者痛苦轻、经济负担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百草枯中毒者,分为对照组和HP组,对照组给予洗胃、白陶土吸附剂的应用、导泻、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激素等综合治疗,HP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对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HP组23例,死亡3例,死亡率占13.1%;对照组23例,死亡13例,占56.5%.血液灌流组于对照组比较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提高百草枯中毒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4.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肩部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肌肉萎缩。我们于 1996年 6月~ 2 0 0 1年 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参照《中医伤科学》[1] 诊断标准。  ①多见  相似文献   
45.
Szab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血管开口病变的介入技术,多用于冠脉左主干、右冠、回旋支、前降支开口病变支架精准定位治疗.随着介入器材改进及介入医师技术的提高,目前已可以经桡动脉采用此技术,并且可应用于多支血管同时是开口病变的治疗.我院心内科近期成功完成1例经桡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进行精准定位支架治疗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斑块稳定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寻找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9例 ACS 患者和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罪犯"冠状动脉进行血管内超声( IVUS)检查,同时测定外周血浆Hcy水平.结果:ACS组Hcy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以软斑块为主69.4% (34/49) , S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以硬斑块为主77.1% ( 27/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P比较,ACS组不稳定斑块和内膜破裂,血栓形成病变占比例明显增高(P<0.01);ACS组病变处斑块面积大(P<0.01),斑块负荷重(P<0.01),以偏心斑块(P=0.000)和正性重构为(P=0.002)主.Hcy水平、斑块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偏心指数均可影响斑块的稳定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斑块不稳定相关.结论:Hcy可能是ACS斑块不稳定的相关因素,可作为预测斑块不稳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7.
当同时存在房颤及冠心病时,抗栓策略如何选择一直是一个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在20多种抗栓药物中,目前应用于房颤合并冠心病证据最多的主要有三类: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和华法林,三者阻断血栓形成的不同环节。  相似文献   
48.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医务人员作为特殊人群[1],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最有效途径.多年来我国将医务人员指定为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2],为此,2009年8月我们对北京市东城区医务人员对计划接种季节性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连续病例对照研究,荧光生化法检测血浆Hey水平,血管内超声对病变部位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应用Taqman探针技术进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SPA)组患者冠脉病变处以硬斑块为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患者冠脉病变处以软斑块为主(P<0.001);ACS组患者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发生率较SPA组高(P<0.05);ACS组病变处斑块负荷重(P<0.05),ACS组病变处以偏心斑块为主(P<0.05),以正性重构多见(P<0.001).ACS组与SPA组,高Hcy比率差异显著(P<0.001).ACS与SPA之间MTHFR C677T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显著;携带T基因明显增加斑块不稳定的风险.结论 高Hcy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是ACS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斑块不稳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