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从1952年国内开始报道以来,已超过700例。但神经型恶性组织细胞病于国内仅报道5例,其中恶组合并截瘫报道仅2例。我科今遇一例恶组  相似文献   
52.
我院血研所临床科曾收治4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将其辨证分型为:气虚型19例,用补气摄血的归脾汤(当归、人参、白术、黄芪,茯神、甘草、远志、焦枣仁、广木香、龙眼肉、生姜,红枣)加血余炭、仙鹤草、鸡血藤、阿胶、鱼膘胶。血瘀型9例,治疗以化瘀止血的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柴胡、川芎、牛膝,枳壳、  相似文献   
53.
白血病证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所见到的急性白血病,绝大多数是已经接受化疗而未获效的患者,临床上表现出一派正气戕伤之象,接受中医中药治疗时,均已停用化疗药物。如见面色无华,唇舌淡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LJPS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LJPS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电镜、FCM、DNA电泳等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检测bcl-2mRNA的表碉结果:LJPS对K562细胞有明显抑制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DNA电泳出现片段化梯形带.F(、Ⅵ检测示细胞阻滞于G1期.出现凋亡峰.LJPS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下调bcl-2mRNA表达。结论LJPS对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与其下调Bcl-2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5.
朱君君  沈成英  王镜  戴博  袁海龙 《中草药》2020,51(7):1845-1851
目的制备甘草酸(GL)-普朗尼克F127(F127)/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混合纳米胶束(MMs)(GL-F127/TPGS-MMs),以改善GL的口服吸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GL-F127/TPGS-MMs,以胶束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优化处方及工艺,包括F127与TPGS的比例、聚合物的质量浓度、GL的用量、水化温度、水化时间;采用透射电镜考察胶束形态;以吸收速率常数(K_a)和表观吸收系数(P_(app))为评价指标,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考察GL-F127/TPGS-MMs的肠吸收特性。结果优化得到处方和工艺为TPGS 180 mg、F127 270 mg、GL 70 mg、水化温度50℃、水化时间3 h。所制备GL-F127/TPGS-MMs澄明度好,平均粒径为(28.20±5.63)nm,多分散系数为0.20±0.06,Zeta电位为(-5.24±1.55)m V,包封率为(97.57±5.29)%,载药量为(13.13±0.71)%;胶束呈球形,可见明显的囊泡结构。与回肠段比较,GL在空肠段吸收较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L原料药比较,GL-F127/TPGS-MMs的肠吸收较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制备的GL-F127/TPGS-MMs显著地提高了GL的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56.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属于难治性血液疾病,现将我组1970年以来收治的61例资料较全的急慢性再障贫血中医分型与疗效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一般资料:本文61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有关检查确诊,符合  相似文献   
57.
出血性疾病占血液系统疾病的三分之一。其特征为:自幼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反复广泛出血不止,止血效果差,多有家族史,出血原因为:(1)血管壁的功能障碍;(2)血小板数量或/和质的改变;(3)凝血因子的缺乏以及抗凝物质的增加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病史:病史是鉴别出血性疾病的首要步骤,因此,必须详细而完整地询问出血的病  相似文献   
5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乃中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血液内科组(上海20003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是由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循环血中血小板减少,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出现多部位和多脏器的自发性出血。一、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59.
针刺与易化技术结合治疗儿童脑性瘫痪2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易化技术治疗脑性瘫痪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针刺和易化技术治疗脑性瘫痪 2 4 6例 ,并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显效 95例 ,有效 12 7例 ,无效 2 4例 ,总有效率 90 .2 % ,显效者中 34例达正常儿童发育水平 ;治疗效果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持续时间、类型、病情程度及有无合并症有关。结论 :针刺与易化技术可促进脑瘫患儿尽快康复 ,及早坚持长期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