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与偏头痛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WanFang Data及CBM数据库,收集观察PFO与偏头痛发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8月1日。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NOS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样本量为9 1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PF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9,95%CI为2.20~4.63,P0.01),先兆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PF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71,95%CI为2.13~6.46,P0.01),无先兆偏头痛组PFO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OR=1.48,95%CI为1.09~2.00,P=0.01),先兆性偏头痛组PFO发生率高于无先兆性偏头痛组(OR=2.32,95%CI为1.96~2.76,P0.01)。PFO组的偏头痛率高于健康对照组(OR=2.58,95%CI为1.57~4.25,P0.01)。结论:PFO与偏头痛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颅内出血转化(IC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我科实施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106例,依据是否静脉应用标准剂量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和非替罗非班组,分析2组ICH类型并观察90 d预后转归。结果:106例AIS患者,1例(0.9%)发生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替罗非班组的高血压、吸烟患者显著高于非替罗非班组(P<0.05),而心房颤动患者远低于非替罗非班组(P<0.001);但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sICH)发生率分别为8.5%(5/59)与10.6%(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剂量替罗非班不增加AI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sICH风险。  相似文献   
133.
目的:了解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和临床分布,研究奇异变形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分布。方法:用K-B法对105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奇异变形杆菌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西丁100%敏感;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基因型分析显示有17株携带CTX-M基因,其中3株奇异变形杆菌基因型为CTX-M-14型,14株为CTX-M-15型。结论:奇异变形杆菌ESBLs检出率仍较低;1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奇异变形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基因型为CTX-M-15或者CTX-M-14;需加强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34.
王涛  李献忠  王贤军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1156-1157
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集聚在硬膜外腔的血肿[1].1998年06月~2005年06月,我们运用祖国医药学理论对急性硬膜外血肿设计中医方剂,即祛瘀消肿合剂,并在影像学检查的指导下,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比较PCR-荧光探针法和核酸序列测定法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效能,进一步分析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 征。 方法 选择 2019 年 7 至 12 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 309 例,采集鼻咽拭子标本,分别采 用核酸序列测定法和 PCR-荧光探针法进行同步盲法检测,以核酸序列测定法的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 不同病原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分析不同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 结果 309 例鼻咽拭子标本中,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样本共 2 例,针对不同病原体,PCR-荧光探针法的检测灵敏度均为 100.00%,特异度为 99.65%~100.00%,阴性预测值均为 100.00%,阳性预测值为 75.00%~100.00% 。309 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人鼻病毒检出率为 25.6%(79/309),人腺病毒检出率次之,为 11.3%(35/309);学龄前儿童(<6 岁)和 6~21 岁人群检测出 18 种呼吸道病原体,其中 以人鼻病毒检出率最高。 结论 与核酸序列测定法相比,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鼻咽拭子标本中的呼吸道病原体更灵敏、安全、简 便、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院呼吸道感染以人鼻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与Cochrane, 以及中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与中国知网, 搜集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影响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14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与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 包括923例患者, 其中全身麻醉组461例, 清醒镇静组462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清醒镇静相比, 全身麻醉显著改善了血管内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结局(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OR=1.34, 95%CI 1.01~1.78, P=0.04);全身麻醉亦显著提高了血管成功再通率(OR=1.87, 95%CI 1.32~2.65, P<0.001)。两种麻醉方式对血管内治疗后病死率(OR=0.93, 95%CI 0.66~1.29, P=0.65)、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OR=0.88, 95%CI 0.57~1.35, P=0.55)与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O...  相似文献   
137.
毛伟  崔恩海  王贤军 《浙江医学》2004,26(11):871-872
目前临床上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主要依据胸膜活检、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测等手段,这些常用方法往往损伤较大、阳性率较低.流式细胞术(FCM)能快速精确地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1],在肿瘤研究方面已成为重要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