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51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牛耳枫生物碱F21对HepG-2增殖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F21 6.25~100 mg.L-1作用24,48和72 h,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并计算IC50。F21 10~100 mg.L-1作用48 h,瑞姬氏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F2110,30 mg.L-1+Z-VAD-FMK(胱天蛋白酶抑制剂)20μmol·L-1作用48 h,MTT法检测抑制率。结果 F21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于24,48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5.3±0.1,1.3±0.1和(0.13±0.1)mg.L-1,且具有量效(F=232.39,P<0.05)和时效(F=65.59,P<0.05)关系。F21 10~30 mg.L-1可使HepG-2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细胞核周围出现大量空泡、细胞膜完整、细胞核破碎甚至细胞形态消失。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DNA梯形条带。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21 10,30和100 mg.L-1处理HepG-2细胞48 h后,晚期凋亡率分别(17.34±0.01)%,(25.45±0.01)%和(43.67±0.03)%(P<0.05)。Z-VAD-FMK可明显抑制星形孢菌素诱导的细胞死亡。F21 10和30 mg.L-1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42±0.09)%和(42.77±0.01)%,而F21 10,30 mg.L-1+Z-VAD-FMK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6.46±0.01)%和(44.01±0.01)%,与相应的F21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F21在体外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并非通过激活胱天蛋白酶途径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对NO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进行保肝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保肝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12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检测肝功能、Child-pugh计分、肝纤维化指标,行超声检查,检测血清中NO、cNOS、iNOS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ALT、AST、ALB、TBIL,Child-pugh计分,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I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B超检查,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改善优于对照组;血清中NO和iNOS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建立测定芹菜素在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中蛋白结合率的方法,并计算不同介质中的的相关参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不同介质中芹菜素的浓度,并结合平衡透析法测定蛋白结合率。结果:高、中、低浓度下,芹菜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大鼠血浆:(99.4±3.8)%、(99.6±5.6)%、(99.5±4.5)%;人血浆:(96.3±7.2)%、(97.9±10.5)%、(97.8±9.7)%;牛血清白蛋白:(98.7±8.6)%、(99.6±9.4)%、(99.1±8.0)%。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可靠,芹菜素与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率很高,且与血药浓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寻找适合在社区开展的防治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对辖区内9个社区进行分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常住居民采取社区综合干预随访,登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通过近三年的综合干预,社区内高血压病的发现率、知晓率、服药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在社区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可有效防治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观察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120颗前牙全瓷单冠进行观察,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订标准就修复体的颜色、边缘着色、继发龋、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的形态、修复体折裂等方面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牙体形态、牙龈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ascin、nm2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思路。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自身对照正常胃壁组织及其中53例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fascin表达,以及胃癌组织中nm23、C—erbB-2的表达。实验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胃壁组织无fascin表达,76例胃癌中有24例(31.6%)fascin表达阳性,39例(51-3%)nm23表达阳性,35例(46.1%)C—erbB-2表达阳性,fascin表达与胃癌病理类型(WHO分类、Lauren’s分型)、TNM分期、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nm23表达及C—erbB-2表达等因素相关,与年龄、性别、脉管癌栓等因素无关。在伴有转移的胃癌病例中,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fascin蛋白表达有相关性。结论fasc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局部发展和转移相关,并在胃癌及其转移灶中有表达连续性;在胃癌组织中fascin表达与nm23表达呈负相关、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检测三种基因表达有助于胃癌侵袭转移的判断,fascin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建立用离子对HPLC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Symmetry C18柱(150mm×4.6mm,5ym),流动相为甲醇~2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58:4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32nm(盐酸二甲双胍)和300nm(格列本脲)。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分别在0.500~16.016μg/mL(r=0.9995)和20.040~120.240μ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14±1.79)%(RSD=0.62%,n=3)和(99.95±1.16)%(RSD=0.56%,n=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8.
DNA靶向手性钌(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设计合成2个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Λ-[Ru(bpy)2(P-NPIP)](PF)2·2H2O(1)和Λ-[Ru(bpy)2(p-tFPIP)](PF6)2·2H2O(2),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对配合物2与DNA分子的识别机制及其光裂解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MTT方法评价手性钌(Ⅱ)配合物1和2对肿瘤...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反应率及不良反应,进一步了解该方案治疗可获取的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35例晚期三阴乳腺癌。所有患者均一线接受GC方案(吉西他滨针1 000 mg/m2,d1、d8+顺铂针25 mg/m2,d1-3,每21天重复)化疗。患者每2周期接受疗效评价。统计肿瘤反应率和不良反应,通过后续随访,统计TTP和OS。结果 35例晚期三阴乳腺癌,均有可评价病灶。21例继往接受了含紫杉类药物辅助化疗,14例患者继往接受了含蒽环类药辅助化疗。入组后患者共接受2~6周期GP方案化疗,中位数为3.8周期。完全缓解(CR)2例(5.7%),部分缓解(PR)10例(28.6%),疾病稳定(SD)6例(17.1%),疾病进展(PD)7例(20.0%),总反应率(ORR)为34.3%。中位TTP为7.0月,中位OS为13.0月。结论晚期三阴乳腺癌接受GP方案化疗有较高反应率,耐受性好,但TTP较短,生存时间有限,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0.
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经多年的研究改进,其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科从1999年4月-2007年5月应用该技术治疗脑脊液漏、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高压、严重颅内感染及外伤性脑积水患者4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综合相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