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翠花 《中外医疗》2013,32(11):160-16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哮喘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诊断和病情符合的哮喘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提前对入院的哮喘患儿制定一系列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两组进行比较,并制定评价标准。结果实验组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例中有18例效果明显,对照组仅10例效果明显。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小儿哮喘中有一定的效果,能改善患儿的肺部状况及精神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于487例孕12~18周的妊娠妇女,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每天早、晚9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首次加倍,连服两天,第三天早晨6时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mg,第三天早晨8时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0.6mg,在使用米索前列醇6小时后无宫缩则重复用药一次,进行药物流产观察。结果 487例患者中,392例完全流产(80.5%),79例不完全流产(16.2%),16例失败(3.3%)。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成功终止12~18周的中期妊娠,有效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3.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得以实现.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我院2006年以来应用MTX单次注射与单次注射结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31例,两种方法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我院自1984年—1989年共收治重症肝炎49例,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者30例(61.2%)死亡27例(90%).为了解重症肝炎的肝功能检测结果与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对重症肝炎预后的影响,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用抗沙门氏菌荧光抗体直接检出食品标本中的沙门氏菌已逐步发展到实用阶段。此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经济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近年来,国外某些生物制剂公司已生产大批抗沙门氏菌的荧光结合物市售,大大便利了本工作的开展。我国于1973年开始研究用荧光抗体方法于食品沙门氏菌属的商品检验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付诸实用。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大量合适的  相似文献   
86.
王光  朱国强  王翠花  王燕 《人民军医》2006,49(10):583-584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对患儿氯胺酮麻醉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Ⅰ或Ⅱ级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甲氧氯普胺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肌注氯胺酮5~6mg/kg体重、东莨菪碱0.008mg/kg体重行基础麻醉,观察组滴注甲氧氯普胺0.1mg/kg体重;对照组滴注生理盐水2ml。术中均以氯胺酮静脉间断注射维持麻醉。监测术中、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观察术中及苏醒期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SaO2和离院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用于患儿氯胺酮麻醉,能有效防止恶心、呕吐发生,且不会延长离院时间和导致术中、术后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87.
河南省0 ~ 14 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河南省支气管哮喘 (哮喘 )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我们于 2 0 0 0年 3~ 6月进行了全省全人群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随全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步进行 )。现将其中 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流调 )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 ,抽取河南省 18个市地共 43个流调点 ,抽样人口 75 134人 ,应检人口 6 70 36人(除长期在外 3个月以上人口 80 98人 ) ,实检人口 6 5 0 33人 ,受检率 97.0 1%。其中 0~ 14岁儿童应检 1732 8人 ,实检16 997人 ,受检率 98.1%,占全人群实检人口的 35 .31%。2 .调查方法 :参…  相似文献   
88.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肝组织病理学方法对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 HBV血清学标志与肝组织内 HBAg 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血清中 HBsAg、抗—HBc、HBeAg 和 DNA—P 不论一项阳性或四项均阳性,肝组织内 HBAg 检出率均高。但四项指标均阴性的13例中,肝组织内 HBAg 检出率为59.8%(7/13)。抗—HBe 阳性的9例中肝组织内 HBAg 的检出率为77.85(7/9),抗—HBs 阳性的10例中,检出率为30%(3/10)。表明 HBV 血清标志与肝组织内 HBAg 的出现和消失并不同步。  相似文献   
89.
90.
用超薄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结合磺基水杨酸喷雾沉淀方法,对郑州地区311名汉族无关个体的血清样本进行了Gc亚型分型。除见到了6种常见的表现型外,尚发现4种罕见变异型。其基因频率为:Gc~(1F)=0.4035,Gc~(1S)=0.2669,Gc~2=0.3200,Gc~v=0.0096。经用Hardy-weinberg定律检验,观测值和期望值吻合良好。将本文资料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资料相比较,探讨了Gc亚型在不同地区及种族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