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超声雾化吸入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5年7月-2006年6月,采用肩胛上神经阻滞并结合功能恢复锻炼对60例重症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其有效率达91.5%,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就我院自1990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88例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病人多是久病卧床,呼吸困难,心烦意乱,因此就要把病人安排在宽畅、明亮通风的大房间,除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外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病人吸入的空气不至于太干燥,这也有利于痰液的咯出,改善通气功能。室内亦应适当装饰,如床头柜上可插有鲜花,有利于病人情绪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西松烷型二萜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昆明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西松烷型二萜低剂量组(Ⅱ组)、中剂量组(Ⅲ组)、高剂量组(Ⅳ组)与环磷酰胺组(Ⅴ组)。建模后24 h开始给药,Ⅱ~Ⅳ组以不同剂量的西松烷型二萜连续灌胃给药7 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Ⅴ组连续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半数动物。计算平均腹水量、腹水抑制率、腹水中瘤细胞数、瘤细胞存活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浓度。另一半小鼠继续观察生存状况,计算生存期及生存延长率。结果Ⅲ、Ⅳ组腹水量与Ⅰ组比较明显减少(F=28.37,q=2.91、4.76,P<0.05),腹水抑制率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升高。Ⅱ~Ⅳ组瘤细胞计数及瘤细胞存活率与Ⅰ组比较显著降低(F=7.21-19.13,q=2.92~4.76,P<0.05)。Ⅱ~Ⅳ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与Ⅰ组比较显著延长(F=35.77,q=2.91~4.75,P<0.05),延长率分别为20.21%、42.10%和51.02%。与Ⅴ组比较,Ⅱ、Ⅲ组小鼠在饮食、活动等方面状态较好。Ⅳ组用药期间食欲下降,活动少,停药后好转。Ⅱ~Ⅳ组IL-2和IFN-γ含量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1.17、35.47,q=2.93~4.77,P<0.05)。结论西松烷型二萜对H22肝癌腹水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其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海洋源性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0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婴的影响及剖宫产时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2-04~2008-03间,在我院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无子宫肌瘤孕妇9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母婴并发症、观察组中剖宫产剔除子宫肌瘤、未剔除及对照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4h出血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孕期合并症及产时并发症,以及低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不增加手术和产褥期并发症,剖宫产术时应尽量同时剔除肌瘤。  相似文献   
105.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开普拓,CPT-11)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为经氟脲嘧啶(5-FU)、亚叶酸钙(LV)以及奥沙利铂等药物一线化疗失败者,行CPT-11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CPT-11 180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天;卡培他滨1250mg/m^2,2次/天,第1~14天口服,休息7天,21天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4个疗程.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72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完全缓解(CR)为0,部分缓解(PR)16例,有效率(RR)22.2%(16/72),稳定(SD)44例,进展(PD)12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6个月(6~28个月),中位生存期12.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厌食、白细胞减少、脱发和延迟性腹泻,多为Ⅰ~Ⅱ度.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用药方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6.
含顺铂三种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含顺铂3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3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3组:NP组接受长春瑞滨+顺铂,45例;GP组接受吉西他滨+顺铂,43例;TP组接受多西紫杉醇+顺铂,42例。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 NP、GP和T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2.2%(19/45)、44.2%(19/43)和47.6%(20/4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GP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NP和TP组(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NP和TP组(P<0.05),静脉炎的发生仅见于NP组(P<0.001),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 NP、GP、TP 3组中位生存期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9.8月、10.1月、10.3月和39.13%、39.97%、4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或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分别组成两药联合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可逆,患者容易耐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应用。  相似文献   
107.
妊高征早期肾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妊高征患者85例,正常妊娠60例,其中妊高征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记录(MAP),检测尿NAG、β2-MG、IgG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高征患者的轻重程度与MAP、尿NAG、β2-MG、IgG等因素有关而与孕周无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不仅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同时伴有肾小管功能受损,为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潜伏期长短、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28~36 6周之间单胎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26例进行分析,对潜伏期≤24 h及>24 h新生儿并发症以及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结果:潜伏期≤24 h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明显高于潜伏期>24 h组(P<0.01),新生儿感染则潜伏期>24 h较潜伏期≤24 h组高(P<0.01),而剖宫产、阴道分娩新生儿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破膜时间延长RDS发生减少,但新生儿感染机会增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胰腺癌近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对胰腺癌病人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②方法 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15天各静脉滴注1次,奥沙利铂135mg/m^2第1天静脉滴注1次,28d重复。③结果 13例病人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3例,近期疗效显著,疾病相关症状有效改善,药物副作用较小。④结论 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化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其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0.
1988~1993年我院共进行4482例次血液透析,其中并发失衡综合征228例次,发热180例次,高血压(透析后较透析前收缩压上升>4.0kPa和/或舒张压上升>2.0kPa)163次,低血压(透析后收缩压降至13.3kPa以下)296例次,肌肉痉挛164例次,心绞痛6例次,出血18例次,心力衰竭24例次。现将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1.透析失衡综合征:系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以神经系统为主的症候群,轻者仅有焦虑不安、头痛,有时伴恶心、呕吐、血压升高;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本组发生率为15.4%,全部为轻型,出现于以下情况。①急性肾功能衰竭;②初次透析;③血尿素氮、肌酐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