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患儿女,5.7岁。因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为行介入治疗入院。超声检查见缺损位于大动脉短轴切面9-10点处,伴膜部瘤形成,基底部8.3mm处可见2处大小分别为2.5mm、3mm的相邻开口。术中造影显示VSD并膜部瘤形成,基底部11mm,主要开口5.5mm,上部小开口1.5mm。选择8F输送鞘、12mm 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封堵VSD基底部。术后造影见微量残余分流。手术时间80min,曝光时间23min。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管内皮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关系。方法2004-07-11由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对济南市区部分小学生查体,从中筛选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儿童各30例。专人测定血压及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测定血脂及血浆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肥胖儿童皮褶厚度、WHR、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AI、vWF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则显著下降。vWF与SBP、WHR、TC、AI呈正相关,与ApoA1呈负相关。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管内皮凝血功能障碍,其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增加了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及高血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球瓣比和球囊长度对儿童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近期及中远期疗效的影响,探讨最适宜的球瓣比和球囊长度。 方法1987~2005年山东省立医院儿科诊治119例肺动脉瓣狭窄患儿,使用不同球瓣比和长度的扩张球囊行PBPV术,扩张前后测量右室与肺动脉间的峰值压力阶差,并行左侧位右室造影,测量瓣环大小并观察有无右室流出道激惹。术前、术后定期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估测最大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并观察肺动脉瓣形态及其反流情况。 结果超大球囊法行PBPV术后,患儿的近期及中远期跨肺动脉瓣压差持续下降,且压差下降率不随球瓣比的增加而增大;术后未发现有肺动脉瓣再狭窄者,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反流,且反流的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并与球瓣比成正相关。对于年龄较小(≤6岁)的儿童,球瓣比大且长度≥40mm的球囊较易引起右室流出道痉挛及三尖瓣反流。中远期三尖瓣反流的发生可能间接继发于肺动脉瓣反流所引起的右室容量负荷过重。 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最佳的球瓣比为1.0~1.2,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6岁以下儿童宜使用长度<40mm的球囊,可减少右室流出道痉挛及近期三尖瓣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管内皮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关系。 方法2004 07 11由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对济南市区部分小学生查体,从中筛选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儿童各30例。专人测定血压及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测定血脂及血浆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 结果肥胖儿童皮褶厚度、WHR、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AI、vWF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则显著下降。vWF与SBP、WHR、TC、AI呈正相关,与ApoA1呈负相关。 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管内皮凝血功能障碍,其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增加了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及高血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5.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多发生于基底节区,临床上较少见.且大都是轻度外伤后出现,发病时间较晚,急诊CT有时不能确诊;如能对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都预后良好,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结合我院1991—2000年收治的23例小儿外伤性脑梗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6.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以经络学说为指导,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显著,该文对王老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7.
目的:根据经典中医文献及现代研究探索山茱萸发挥"救脱"功能的原理,发掘潜在的治疗"脱证"等疾病的未被开发的活性化合物。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并根据Lipinski规则(LR)、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以及药物相似性(Drug-likeness,DL)对潜在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BATMAN-TCM对获得的活性成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山茱萸中获得226种化学成分,并根据LR、OB及DL特性筛选出潜在有效成分19个。并分析这些有效成分相作用的靶点,构建h-c-t-d网络关系。结论:发现山茱萸可能是通过硬脂酸、亚麻酸、亚麻油酸等化合物,影响ALOX5AP、BDKRB2、PTGS2、SCN5A等靶点,通过提高血压,强心,镇痛的协同作用,达到救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药敏性,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在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ESBLs菌株筛查和确证。结果 874例患儿细菌培养阳性257例,阳性率为29.4%,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84株,检出率9.6%;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9.5%、59.5%、56.0%、66.7%、61.9%;经检测有3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46.4%;产ESBLs菌株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均有极强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50.0%,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仅为2.6%。结论儿童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1岁以下婴儿为主,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较高,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存在较高耐药率,对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29.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辅助检查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山东省立医院(250021)王玉林马沛然孙杰韩秀珍汪翼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较常见,为了提高其诊断率,我们对112例VM患儿的辅助检查指标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均符合心肌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30.
小儿心脏重量、心室壁厚度及瓣环的大小对判断心脏是否异常有很大价值。1963年Rowlatt曾尸解83例非心脏病患儿,并对其心脏进行了详细测量与分析,但国内尚缺少这方面的资料。我院与山东医学院病理科于1950~1983年对611例无心血管疾病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