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5篇
  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穴位立体构筑理论认为腧穴是由不同组织以不同配布形式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通过将穴位立体构筑理论与数字虚拟人相结合构建的针灸穴位数字虚拟人系统可以通过鼠标选定穴位直观地看到进针角度、深度以及针体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并同时显示腧穴的标准定位、功能主治以及腧穴周围各种组织结构的名称,有助于对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理解及针灸操作技术的掌握,为针灸本质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医学影像的新路。  相似文献   
22.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因盆腔静脉慢性瘀血而引起的以慢性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妇科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本病较为顽固,难于速愈,且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笔者于2003年6月~2006年6月间,自拟温通散外敷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压 、 前踢的技术讲解: 脚趾上翘,脚躁绷紧, 利用脚前掌对对方要害部 位进行攻击。 前踢的基本动作: 图为前踢。 前踢在实战当中的运用: 图为前踢攻击对方胃部。 勾踢的技术讲解: 脚部内扣,脚跺绷 紧,用图中红色标注处攻 击。吼嘿哈 大家一起来打跆拳道@崔扬 @王海生!教练 @陈默哉~~  相似文献   
24.
中国居民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饮食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国1994~2003年关于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30篇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累计病例6125例,对照13058例。结果:各因素合并比值比(OR)及95%C1分别为:三餐不定时2.84(2.05~3.93)、不吃早餐5.36(2.60~11.02)、进食速度快1.81(1.43~2.30)、生闷气后吃饭2.70(1.37~5.35)、饮用水不洁2.40(1.78~3.23)、口味偏成1.75(1.54~1.99)、喜烫食2.16(1.74~2.68)、喜干硬食2.62(2.02~3.40)、腌晒盐渍食物2.09(1.76~2.47)、新鲜蔬菜0.51(0.45~0.58)、豆类及豆制品0.66(0.58~0.75)、葱蒜类0.34(0.22~0.50)。结论:目前影响中国居民胃癌发生的主要饮食因素为三餐不定时、不吃早餐、进食速度快、生闷气后吃饭、饮用水不洁、口味偏成、喜烫食、干硬食、腌晒盐渍食物及新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和葱蒜摄入量。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数字人体和穴位研究中的应用。在融合了腧穴组织结构信息的三维数字人体基础上,根据各组织的物理特性.分析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力,以及部分行针模式中的力感特征,建立力学模型模拟针体受力.并通过力反馈设备真实地传递给操作者.为视觉和触觉信息融合一体的三维针灸人体建模作了初步探索,为针灸教学提供了一种动态的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26.
在目前我国高校财力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加以配置,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财力资金的合理配置,已成为高校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7.
王海生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97-998
目的分析TURB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23例浅表性膀胱肿瘤行TURB术,术后常规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结果20例1次手术切除,效果良好,1例为多发浅表性肿瘤,术后4个月复发又行2次电切术,术后情况较好;1例因多发浅表性肿瘤术中出血难止,中转开放手术;另1例因合并脑血管意外,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TURB对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根据<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和<内蒙古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为掌握呼伦贝尔市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的病情,为地氟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于2009年6-7月进行了地氟病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以少海穴为研究对象,探讨穴位的三维重建的方法 .方法 基于VOXEL-MAN操作平台,运用色度特征空间的交互式分割方法 对肌肉等组织进行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在此基础上以运行脚本的方式获取少海穴的三维进针动画. 结果 通过少海穴的三维进针动画,可以系统地观察针体和少海穴周围各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 结论 穴位的三维重建采用的切片数据集,应带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信息.  相似文献   
30.
神经鞘膜瘤为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肿瘤,该肿瘤起源于神经膜(即雪旺氏鞘)又称雪旺氏瘤。该肿瘤在临床上多误诊为纤维瘤或脂肪瘤行手术切除。1990~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曾遇到5例,其中有2例手术时损伤,有1例造成右上肢终身瘫痪。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8岁~62岁,病史3个月至2年。右锁骨上窝1例、左肘近尺侧1例、左上臂2例、右腘窝靠腓骨侧1例。术前细胞穿刺检查2例,1例疑为纤维组织肿瘤恶变,另1例疑为脂肪瘤。5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鞘膜瘤。1.2病历简介例1:女性,42岁,因右颈部肿物,伴右上肢麻痛2年,于1990年5月8日入院。2年前发现右颈部长有一小块肿块,逐渐增大,伴有右上肢麻胀痛,自己触摸时稍用力即感上臂有刺痛感。查体:右锁骨上窝可触及约5 cm×3.5 cm,呈椭圆形肿块,质中,表面光滑,可推动,按压时感右上肢有麻胀痛。经彩超(因当年本院未引进CT及MR I设备)检查,该肿块约4.2 cm×3.2 cm×3.0 cm,实质性肿物,考虑为纤维瘤。术前诊断为纤维瘤,5月11日上午在颈丛麻醉下行肿瘤摘除术,取右颈外侧入路,再胸锁乳突肌后缘做长约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