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4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13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719篇
预防医学   19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94篇
  3篇
中国医学   417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及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hMLH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14.92%)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95.00%)、非典型增生组织(71.43%)、原位癌组织(6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9.52%)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85.00%)非典型增生组织(61.90%)、原位癌组织(6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两者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hMLH1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癌变有关;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可能是hMLH1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代谢异常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分析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OMA-IR、HOMA-β、糖脂代谢异常以及脂肪肝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结果HOMA-IR越高,肝脏弹性值(LSM)越高(F = 5.559、P = 0.005),各项肝功能指标、TBil水平亦随HOMA-IR增大而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OMA-β越差,LSM越高(t =-2.771、P = 0.029),各项肝功能指标、TBil水平亦随HOMA-β降低而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糖代谢状态越差,患者LSM、ALP、GGT水平越高,伴发脂肪肝的比例越高(F = 4.663、10.171、11.331、6.482,P = 0.033、0.002、0.001、0.039),其他肝功能指标、TBil水平亦随糖代谢的恶化而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脂代谢异常组较脂代谢正常组及有脂肪肝组较无脂肪肝组肝功能指标、TBil、LSM水平亦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糖脂代谢状态的恶化可促进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为减少甲醛防腐剂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研制新型改良甲醛遗体防腐剂EM1。 方法 通过甲醛释放量检测、细菌定量杀灭试验与真菌杀灭试验、实验室大鼠注射防腐实验、殡仪馆遗体防腐现场实验,考察遗体防腐剂的消毒、防腐效果。 结果 EM1防腐剂甲醛释放量为常规防腐剂的35.7%;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使用EM1进行注射防腐的大鼠可保存30d,且比Dodge处理的大鼠更接近活体状态;室温下对遗体的有效防腐率达95%以上。 结论 EM1防腐剂具有毒性低、防腐固定效果好、所保存的标本收缩率小、色泽接近活体状态等特点,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传播,控制组织自溶、腐败的发展,利于医学解剖科研或殡仪馆遗体防腐保存。  相似文献   
994.
线粒体作为细胞内高度动态的细胞器,通过不断地分裂、融合等形态学变化来调节自身 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而间接决定着组织细胞的功能甚至存亡,这一机制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 胞内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缺血性卒中病理生理所涉及的钙超载、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机制均 与线粒体的分裂、融合失衡密不可分。因此,充分了解和研究线粒体融合、分裂与卒中致病因素之间 的联系,将有利于找到治疗卒中的新靶点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LC-MS/MS方法,能够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柔红霉素(DNR)和汉防己甲素(Tet)含量。方法:色谱柱使用的是BDS HYPERSIL-C8柱(2.1 mm×100 mm,3 μm);采用乙腈-5 mmoL·L-1醋酸铵(46:54 V/V)作为流动相, 其中含千分之四的甲酸;流速设为0.2 ml·min-1。采用醋酸乙酯对血浆样品进行液液萃取,选择阿霉素(DOX)为内标,进行HPLC-MS/MS分析,正离子扫描, MRM模式检测。DNR、Tet和IS的定量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528.4→321.3,m/z 623.1→381.8,m/z 544.4→397.6。结果:大鼠血浆中检测DNR及Tet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00 ng·ml-1,0.5~400 ng·ml-1,DNR与Tet高、中、低浓度提取回收率均>86%,日内精密度RSD<7.3%,日间精密度RSD<4.9%,准确度RE在-0.4%~4.5%范围内。结论:本方法可灵敏、快速地测定大鼠血浆中DNR及Tet 浓度。  相似文献   
996.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药治疗心衰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临床通过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葶苈大枣泻肺汤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经典方剂之一,临床疗效确切。本文通过葶苈大枣泻肺汤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其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清总胆汁酸(TBA)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21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TBA升高(TBA > 24.8 μmol/L),将早产儿分为TBA升高组(53例)和非TBA升高组(163例)。对可能导致TBA升高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TBA升高和非TBA升高两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比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比例、禁食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OR=3.84,95% CI:1.53~9.64)、新生儿败血症(OR=2.56,95% CI:1.01~6.47)是早产儿TB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及新生儿败血症可导致TBA升高。  相似文献   
998.
正患者女性,62岁,主因"左侧腹股沟区异常分泌物1月余"入院。患者2006年因"左侧腹股沟疝"在当地医院使用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美国GORE公司)行左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Lichtenstein术式),术后切口Ⅰ/甲愈合,术后至今无疝复发。2017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腹股沟区手术瘢痕处持续流少量黄色脓液,于当地医院予以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随后于四川大学华西  相似文献   
999.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有效率及其对血清中VEGF、bFGF、TNF-α的影响。方法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GP+沙利度胺治疗,共35例。化疗组:单纯使用GP方案化疗。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51.4%,化疗组有效率为3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较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化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NF—α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产生;沙利度胺能够抑制肿瘤细胞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持续机械压迫(CCD)对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基因、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明确TRPV4是否参与CCD导致的机械和热痛敏。方法:建立CCD模型后,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取材前测量运动功能、机械刺激缩爪反应阈值和热辐射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为了测量TRPV4反义核苷酸干扰对机械和热痛阈值的影响,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TRPV4寡脱氧核苷酸(ODN)40μg/d,每天1次,第7天后测量大鼠行为学变化。使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TRPV4基因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RPV4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检测低渗溶液和佛波醇(4α-PDD)刺激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所有动物在损伤前后步态均正常,持续压迫明显降低大鼠的机械和热痛阈,TRPV4干扰可部分逆转该痛敏。持续机械压迫可以明显增加TRPV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手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TRPV4mRNA的表达分别为假手术组大鼠的4.29倍、2.95倍和2.48倍,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假手术组大鼠的4.34倍,3.88倍和2.47倍。持续机械压迫后,对低渗溶液和4α-PDD产生反应的DRG神经元的比例数增加,细胞内钙的峰值增高。这种反应被TRPV4反义ODN所抑制。结论:CCD可以上调TRPV4的基因、蛋白表达,敏化通道的功能;TRPV4参与介导CCD导致的机械和热痛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