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我国影像学研究的特点,了解我国影像学研究的现状及其与国外影像学研究特点的异同.方法 根据《2012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用档案学的方法回顾性统计我国15种影像学综合类核心期刊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发表的论著,并根据研究所使用的影像手段、研究部位、研究类型、样本量和研究设计进行论文分类.同时统计Radiology及European Radiology(ER)同期发表的论著,按以上项目进行分类,并采用x2检验比较国内外论文构成的异同.结果 国内影像学论著共2784篇,使用最多的影像手段是CT(1093篇,39.3%),其次是MRI(824篇,29.6%)和介入(402篇,14.4%);Radiology和ER中论著共560篇,使用最多的影像手段是MRI(265篇,47.3%),其次为CT(170篇,30.4%)和联合采用多种方法(63篇,11.3%).国内期刊中临床研究所占比例最大(2572篇,92.4%),基础研究类论著115篇(4.1%),基础与临床结合的论著为9篇(0.3%),其他类型论著88篇(3.2%);研究的样本量≤10、11~50和≥51者,分别为374篇(13.4%)、1448篇(52.0%)及847篇(30.4%);前瞻性研究论文339篇(12.2%),回顾性研究论文1211篇(43.5%).国外期刊临床研究型达515篇(92.0%),基础研究类论著39篇(7.0%),基础与临床结合的论著为3篇(0.5%),其他类型论著3篇(0.5%);研究的样本量≤10、11 ~50和≥51者,分别为30篇(5.4%)、225篇(40.2%)及252篇(45.0%);前瞻性研究论文230篇(41.1%),回顾性研究论文202篇(36.1%).国外论文中使用MRI较国内高(x2=666.690,P <0.01).国内外临床型研究均在90%以上,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16,P>0.05).国外论著的样本量≥51者较国内多(x2 =44.895,P <0.01),国外研究设计以前瞻性为多(x2=275.667,P<0.01),而国内以回顾性研究为主.结论 国内影像学研究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量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123例行大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大肠癌组织、正常肠黏膜组织及其中19例大肠癌肝转移组织及肝转移灶旁肝组织中CCL20和CCR6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的肝转移组织中呈高表达(分别为2.100±0.216,1.530±0.172),与正常肠黏膜组织(0.636±0.190)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78、-1.598,均P<0.05);肝转移灶旁组织(0.597±0.247)与正常肠黏膜组织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0、P>0.05)。趋化因子CCL20 mRNA在大肠癌肝转移组织及肝转移灶旁组织中高表达(分别为1.780±0.126,3.461±0.134),与正常肠黏膜组织(0.759±0.072)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7、-5.607,P<0.05)。在大肠癌肝转移组织中,CCL20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大肠癌肝转移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7,P<0.05)。CCR6/ CCL20轴的mRNA表达与患者性别(U值分别为0.360、0.530)、年龄(U值分别为0.089、0.436)及肿瘤分期(U值分别为0.063、0.129)无相关性(均P>0.05),而CCR6及CCL20 mRNA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远处转移(U值分别为0.002、0.032)及淋巴结转移(U值分别为0.013、0.007)有一定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 CCR6/CCL20信号轴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形成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医学生进行血管腔内模拟器培训,确定腔内模拟器教学是否能提升医学生的操作教学效果并提升医学生的职业兴趣。方法对30名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血管腔内模拟器教学培训。培训前后均进行血管腔内模拟器操作考试,通过标准化量表进行量化评分,学生在培训前后使用主观量表对教学效果评分。对比培训前后的评分量表,评价腔内模拟器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根据评分量表,学生在培训后对疾病、操作技术的认识、处理能力及对射线及造影剂的用量等方面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学生培训后对血管外科专业的兴趣明显提升,对介入及射线的恐惧等负面态度明显降低。结论使用血管腔内模拟器教学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血管介入操作技能,使学生对血管外科工作产生职业兴趣。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即血小板聚集试验(PAg 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及D二聚体(D-D)等指标的变化对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6例,自身配对,治疗前后互相形成对照。患者术前血样检测结果显示凝血纤溶系统指标正常,并于患者进行手术前1天和术后两周取血检PAg T、PT、a PTT、TFPI及D-D等指标,记录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出院随访,调查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与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关联。结果患者术前术后的PAg T变化(10.1±4.6)%,PT变化幅度为(1.3±0.5)s,a PTT变化幅度(5.9±1.8)s,TFPI的变化幅度为(5.6±1.4)μg/m L,D-D的变化幅度为(111.3±43.6)μg/L。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如下:术后出现出血患者共7例(7.78%),术后出现栓塞以及血栓患者共2例(2.22%)。其中PAGT、PT、a PTT、TFPI以及D-D的变化程度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尽管患者术前凝血纤溶状态正常,但是术后各指标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仍会增加出血或血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5.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9例结直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中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58.1岁;因腹痛、腹胀伴大便带血6例,体检发现肠道肿物2例,贫血1例。均行结肠镜检查,合并肠套叠3例;术前病理:1例为脂肪瘤,4例为腺上皮轻度异性增生,1例可疑间质瘤,3例因肿物位于黏膜下未取组织检查。结合肠镜及CT给予明确诊断后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明确,均痊愈出院,随访至2017年1月均存活并无再发。  相似文献   
76.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达 《新中医》2017,49(12):44-45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雷诺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收缩期指动脉血流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5.4%,对照组5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期指动脉血流峰值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7.
我们对本部队2550名新兵作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复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观察对象 2550名新兵为本部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方法:将2021年8~11月收治的120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鹅掌风洗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症状积分及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