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6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08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前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表明Bax可促进细胞凋亡 ,Bcl2可抑制细胞凋亡[1] 。本研究以HDV/HBV感染树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树肝组织中HDAg、Bcl2 和Bax表达 ;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肝细胞凋亡 ,并应用连续切片和双重染色分析丁型肝炎病毒抗原和Bcl2 /Bax表达以及其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取自我科采用HDV/HBV同时和重叠感染的 8只经血清和肝组织检测HDV标志物阳性、伴ALT升高的树 ,选取感染后 4~ 10周肝组织标本 (每周取肝组织 1次 )共 45份 ,每…  相似文献   
72.
王宇明 《肝博士》2010,(2):12-14
<正>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炎肝硬化两种提法含义有一定差异。顾名思义,肝炎后肝硬化是指继肝炎发生后出现的肝硬化状态,而肝炎肝硬化是指肝炎与肝硬化并存的状  相似文献   
73.
74.
物理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生物型人工肝逐渐成为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extracorporeal liver support sys tem,ELSS)的研究重点,但以解毒功能为主的物理型人工肝并未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相 反,随着材料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血液净化效果不断提高,成为体外人工肝支持的重要方 法,可单独或与生物型人工肝联合组成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用于肝衰竭的临床治疗.现将近几年国外在物理型人工肝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异源双链分析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肝病毒准种组成的改变。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6例患者治疗前后共12份血清标本中目的片段并逐一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前患者体内乙肝病毒聚合酶基因序列准种组成较复杂,准种数在7-14(平均9.8),均高于治疗后准种数4-8(平均5.7),t=3.98,P<0.05。6例患者治疗前的准种分布中有一种或两种优势准种,但比例较低(33.3%-81.80%);治疗后显著升高(78.80%-90.9%),t=3.24,P<0.05。选择优势克隆测序,6例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2例在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序列出现M550V/L528M,3例为M5501变异,1例无变异。结论 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异源双链分析技术对人体内病毒作整体性的研究,可避免其他研究方法的片面性,为发现新的变异点提供机会,进一步解释拉米夫定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应用逆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方法 合成有生物素标记的引物,PCR扩增两种DNA片段,与尼龙膜上的探针同时杂交,BCIP/NBT显色。结果 检测21例拉米夫啶治疗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例HBV为基因型B,10例为基因型C;YMDD基序有47.6%(10/21)为YMDD,28.6%(6/21)为YVDD,23.8%(5/21)为YIDD。结论 在同一张尼龙膜上检测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经济实惠、准确快捷,且易于开展。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用微载体培养人肝细胞及肝非实质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体外简易两步灌流和差速离心法获取胎肝细胞和肝非实质细胞,在综合限定条件下进行微载体cytodex3粘附培养,并对培养肝细胞的形态及合成葡萄糖和白蛋白的功能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分离肝细胞及肝非实质细胞在接种时即呈明显的聚集倾向,将其与微载体混合振荡孵育20min后,二者极易相粘附.在被覆聚羟乙基异丁烯酸的培养瓶内,使用激素限定条件培养液培养约48h,典型的多细胞聚集球形体得以形成.该形态特征以及白蛋白、葡萄糖合成能力可保持1月结论使用微载体培养人肝细胞和肝非实质细胞具有多种优点,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study a functional variable fragment of heavy chain(VH)antibody against the terminal protein(TP)regio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polymerase introduced b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at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TAT)and the inhibitive activity of TAT-VH on the replication of HBV in vitro.Methods The gene encoding TAT-VH was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duced into E coli BL21(DE3)LysS,then the protein was expressed and purified.The purified TAT-VH fusion protein was added into HepG2.2.15 cell culture.The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was evaluated by indirect fluorescence assay(IFA).The cytotoxicity of TAT-VH was detected by Methabenzthiazuron(MTT)assay.HBV DNA level in HepG2.2.15 cell culture was measured using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on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 test.Results TAT-VH fusion prote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and purified.It was confirmed by IFA and MTT assay that TAT-VH was introduced into HepG2.2.15 cells and the cell growth was not affected.The level of HBV DNA in supernatant of HeDG2.2.15 cell culture with 5 000 nmol/L TAT-VH was(1.211±0.132)lg copy/m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5.325±0.041)lg copy/mL,t=72.91,P<0.05].Meanwhile,the level of intracellular HBV DNA was(3.521±0.411)lg copy/m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8.532±0.132)lg copy/mL.t=28.41,P<0.05].Conclusion The HBV replication is inhibited by anti-TP TAT-VH antibodies in vitro,which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memal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rapy of HBV infection with intracellular antibody.  相似文献   
79.
肝衰竭诊疗指南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10月出台的《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肝衰竭的指南。国际上迄今为止仅见美国肝病联合会(AASLD)于2005年5月出台的有关《急性肝衰竭处理》的意见书,且范围局限。因此,可以说我国的《指南》最为全面和广泛地反映了肝衰竭的临床诊疗现状。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织撰写,  相似文献   
80.
重庆地区急性肝衰竭病因和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病因和结局,评价英国皇家学院(King’s College Hospital,KCH)标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对其结局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1999年12月-2008年4月国际标准化比值≥1.5,且伴有肝性脑病的ALF住院患者的病因与结局,用KCH标准和MELD评分预测患者的结局。结果共323例符合标准,纳入研究。270例(83.6%)病因为HBV感染,22例(6.8%)病因不明,16例(5.0%)为药物引起,15例(4.6%)由其他原因引起。24例(7.4%)失访。获随访的299例中,240例(80.3%)死亡,59例(19.7%)自然康复。KCH标准预测ALF患者死亡或存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正确率分别为74.2%、64.4%、89.4%、38.0%和72.2%;MELD评分预测AIJF患者死亡或存活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2.1%、61.0%、89.5%、45.6%和77.9%。结论重庆地区AIF的主要病因为HBV感染,KCH标准和MELD评分预测患者结局的阳性预测值较高,MELD评分的预测正确率高于KCH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