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mbacter pylori,Hp)对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分子机制。方法用E-test和琼脂稀释法进行克拉霉素药敏试验,提取Hp基因组DNA,PCR扩增Hp 23S rRNA基因,并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克拉霉素耐药机制。结果淮南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为9.15%(27/141),克拉霉素耐药与性别、年龄无关。PCR从Hp基因组DNA中扩增出425bp的Hp 23S rRNA基因,PCR-RFLP检测,27株耐药菌株均可被Bbsl酶切成332、93bp两个片段,未检测到被BsaⅠ酶切的耐药菌株。结论淮南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菌株存在23S rRNA基因功能区V2143位点A-G突变。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蛋白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HBV DNA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9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蛋白和HBV-M,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其HBV DNA,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132例HBeAg阳性组中Pre-S1蛋白与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87.9%和93.2%,128例HBeAb阳性组中Pre-S1蛋白与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45.3%和50.0%,不同HBV-M模式的Pre-S1蛋白与HBV DNA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例HBV DNA阳性标本中Pre-S1蛋白和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87.1%和58.2%,HBV DNA与Pre-S1蛋白检出符合率达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与HBeAg检出符合率为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蛋白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为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3.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感染情况,以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标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共检测20种600份标本,表面抗原的检出率从6.7%至100%.结果表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血液里含有表面抗原外,唾液、眼泪、汗液、鼻咽部分泌物中等也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因此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胃肠外途径和胃肠道途径.  相似文献   
74.
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引流液中检出粉螨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粉螨寄生人体十二指肠的报道较为罕见。笔者从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分离出粉螨一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林某 ,男 ,35岁。患者自 2 0 0 2年 2月起 ,出现上腹不适、腹痛、腹涨、腹泻、恶心、纳差、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伴肛门烧灼感 ,每日排便 4~ 5次 ,便稀 ,时有黏液 ,体重减轻 ,自觉疲乏无力 ,精神不振。服氟哌酸连续 2个月。 2 0 0 2年 5月入院。实验室检查 :Hb 75g/L ,WBC 9.2× 10 9/L ,RBC 3.2×10 12 /L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0 .5 6× 10 9/L。粪便检查 :质软、淡黄、量中 ,饱和盐水漂浮法检获粉螨 ,另粪便涂片及沉渣集卵检查均…  相似文献   
75.
调查HBsAg的污染情况,以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应用HBsAg酶标试剂盒和MCAB-ELISA方法检测HBsAg,共检测20种600份标本,HBsAg的检出率为6.7%和100%。乙型肝炎患者除血液里含有HBsAg外,汗液,鼻咽部分泌物中也含有HBsAg,因此认为乙肝的传播途径,除胃肠外途径外,还有胃肠道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76.
淮南矿区猪囊虫病流行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霞 《医学动物防制》2002,18(11):597-599
目的 :调查淮南矿区猪囊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 :现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 ,并对其生活、饮食、炊事习惯问卷调查 ;采用 EL ISA法作猪囊虫病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对阳性者连续进行三天粪检 ,镜检虫卵 ;对矿区居民饲养的家猪肉进行常规肉类检查以确定有无囊尾蚴感染。结果 :普查人群 14 2 7例 ,阳性率 0 .95 % (14 /14 2 7) ,14例阳性者连续三天粪检 ,虫卵检出率 85 .71% (12 / 14 ) ;70头家猪囊尾蚴检出率为 15 .71% (11/ 70 ) ;问卷调查获知矿区居民有炊事菜刀、砧板生熟不分等习惯。结论 :淮南矿区存在多种猪囊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各危险因素构成本病在淮南矿区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77.
不同学科的教研室是附属医院教学运行中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的管理思想,探讨了在附属医院教研室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该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研室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Abstract:
As the basic organization, teaching department of different subject play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in teaching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KPI is applied her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set up key performance index of department.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the index are introduced. This article also gives us a whole structure of department KPI in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pplication an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too.  相似文献   
78.
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为了解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状况 ,于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对某医院近 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有效控制该菌所致医院内感染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采集 用一次性灭菌器具采集某医院各类住院患者的标本 ,包括痰液、脓液、胆汁、尿液、血液、皮肤伤口溢出物和分泌物等。1 .2 分离方法 按全国肠肝菌科检测统一方法进行 ,每份标本同时接种营养培养基、SS、中国兰、麦康凯和沙保氏培养基。肠道杆菌分离…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高产量的纯化核心蛋白.方法 以HCV株全长Cdna 序列为模板,PCR扩增获得核心蛋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CV-Core.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提取质粒,验证正确后,再次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超声破碎表达菌,Ni+-亲和柱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及柱上复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CV-Core,并表达了预期分子量大小的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表达、纯化HCV核心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
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流行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为防制隐孢子虫病在学生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安徽省各地市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粪便标本共4048份,采用金胺-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 隐孢子虫检出率为1.33%(54/4048)。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隐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5%(28/889),0.82%(9/1098),0.82%(9/1092),0.83%(8/969),幼儿与其他学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男生与女生隐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49%(28/1880)和1.20%(26/2168),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乡学生隐孢子虫检出率分别为0.05%(13/1740)和1.78%(41/2308),差异有显著性(P<0.01)。隐孢子虫感染以亚临床感染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轻度腹痛、轻度腹泻、稀便。结论 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以幼儿多见,农村较城市多见;隐孢子虫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亚临床感染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易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