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目的观察"石氏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石氏中医药"疗法为治疗组,常规西药疗法为对照组,运用WOMAC量表观察关节僵硬、疼痛、膝关节日常活动及总积分的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关节僵硬及膝关节日常活动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氏中医药"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及WOMAC总积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在关节僵硬、疼痛、膝关节日常活动及WOMAC总积分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氏中医药疗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障碍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丹东地区农村肠道传染病的影响因素,为农村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丹东地区按照整群抽样,在2016—2018年抽取300户居民进行农村环境卫生及居民生活方式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调查对象年龄以≥60岁年龄组最多,为124例,占41. 33%,其余各年龄组病例数依次为(45~59)岁年龄组120例(40. 00%),(30~44)岁年龄组52例(17. 33%),(15~29)岁年龄组4例(1. 33%)。卫生厕所覆盖率81. 5%(33 802/41 48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水类型与厨房苍蝇是近两周患肠道传染病的影响因素(P0. 01)。结论农村采用集中式供水和改善厨房卫生状况对控制和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40例输精管道梗阻性无精子症诊疗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精管道梗阻性无精子症(OA)的诊疗策略。方法:40例输精管道OA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行输精管道探查,根据术中探查情况行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VV)、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VE)、交叉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交叉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或睾丸取精冻存术。结果:精道探查后,共行吻合手术26例,取精+冻精手术14例。40例患者中,共有3例患者失访(2例吻合患者,1例冻精患者)。随访到的24例吻合术患者术后复通率为58.3%(14/24),自然受孕率为29.1%(7/24)。随访到的13例取精+冻精患者中已有11例行ICSI/冻精助孕。结论:输精管道OA,可根据术前严格评估和术中探查行显微复通手术或取精术;复通术后可获得自然妊娠的机会,交叉显微吻合为输精管道复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甘肃风毛菊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风毛菊属植物标本的系统鉴定、整理以及野外调查研究,报道了甘肃风毛菊属33种,1变种药用植物及其分布、生境及药效,并对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了介绍,本属植物的化合物主要是倍半萜类、生物碱、黄酮类、木脂素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各类妇科疾病、抗炎症、肿瘤等疗效。最后,针对甘肃风毛菊属药用植物的利用现状提出了研究、开发、保护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玉竹乙醇提取物对心梗后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进行量效关系的研究。方法:70只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玉竹大、中、小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尾iv不同剂量玉竹乙醇提取物,测定用药后不同时点(0,5,10,20,30min)大鼠心率(HR),左室收缩压最大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并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相同时段的比较。结果:玉竹大、中剂量组用药5min后开始HR减慢、LVSP明显下降,+dp/dtmax、-dp/dtmax减慢,LVDP明显上升,20~30min以后基本恢复正常,小剂量组只在10min时出现明显改变,并且HR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玉竹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并随剂量增大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小剂量时负性肌力为主,随着剂量增大,负性肌力作用增强,同时出现负性频率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临界CO2法对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中的脂肪酸萃取,运用GC—MS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2个峰,并鉴定出各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饱和脂肪酸(SFA)相对含量比值显示,葫芦巴的油脂具有降血脂的功能,而且所含脂肪酸中,人体必需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探讨了葫芦巴脂肪酸成分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联合阿霉素(DOX)体外逆转耐药型前列腺癌(DU145/DOX)细胞耐药的可行性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DOX浓度梯度诱导法制备DU145/DOX细胞,然后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Tet干预对DU145/DOX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凋亡试剂盒测定联合用药对耐药细胞凋亡诱导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Tet对DOX和荧光探针罗丹明123(R123)被DU145/DOX细胞摄取行为,Pgp-GloTM分析系统测定Tet对P-糖蛋白(P-gp)ATP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法测定Tet对耐药细胞膜上P-gp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法测定Tet对DU145/DOX细胞MDR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Tet组、DOX组、DOX+Tet(1/5)组对DU145/DOX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COX浓度计算)分别为(7.16±0.54)、(1.62±0.09)、(0.37±0.03)滋M,Tet能明显增强DOX的抗肿瘤作用。DOX+Tet(1/5)组诱导DU145/DOX细胞凋亡率是DOX组的2.1倍。Tet的参与能明显提高DU145/DOX细胞内DOX和R123的累积量,其机制可能与Tet刺激细胞内P-gpATP酶活性、降低细胞膜上P-gp蛋白表达有关。Tet可能通过降低耐药基因表达的机制,联合DOX提高对DU145/DOX细胞杀伤作用。结论Tet与DOX体外联合使用具有逆转DU145/DOX细胞耐药的潜力,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刺激耐药泵酶活性、降低耐药蛋白表达量、下调MDR1mRNA表达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复杂性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20年12月该院21例采用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21例均一期建立双肾脏通道,平均手术时间(80.20±10.2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0±1.90)d;术中平均出血量(85.38±10.14)mL;未发生感染性休克、通道丢失和大出血等并发症;19例达到一期完全清除碎石,2例存在肾残石,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处理后,完整清除肾残石,1例出现肾动静脉瘘,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论 一期双通道PCNL是治疗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的有效微创方式,成功的关键是精准穿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预防性保肝治疗在无高危因素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3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照组仅予抗结核治疗,比较2组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均未出现急性肝衰竭及致命情况。2组所致肝损伤均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I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治疗中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可有效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自1994年以来,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其中6例于术中发生取核钳钳嘴折断并掉入椎间隙,均经套管取出,手术顺利完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在55~71岁之间。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例,L_(4~5)伴L_5~S_1椎间盘突出3例,L_5~S_1椎间盘突出2例;CT扫描显示4例椎间盘突出并钙化,2例椎间盘突出并与硬膜囊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