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2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9篇
  4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电视孤独症     
电视孤独症是孤独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儿童2岁半以前,两者症状基本相同。但前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对电视节目或录音机、收音机节目特别感兴趣,甚至对此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并能熟记、说出,有时还能进行一定的交流。然而,目前许多家长和医务工作者还不认识这类病症,往往贻误最佳的矫治时期——3~6岁。  相似文献   
92.
护士职业适应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护士行业正不断受到职业适应的挑战.有调查[1]显示:许多护士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而面对众多的不适应,护理工作者们正在积极地研究、探索造成职业不适应的因素,并对如何降低护士的压力及不适应因素进行积极的调控与管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我国成年人吸烟现状及不同吸烟人群与多种慢性病的关联。方法 基于2013年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覆盖31个省份的298个监测县(区),按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 18岁居民176 534人。利用询问调查收集对象前12个月的吸烟行为(吸烟状态、现在吸烟者日均吸烟量、现在每日吸烟者吸烟年限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相关信息,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和血脂。采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权重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样本175 386人。其中男性占42.7%,女性占57.3%。成年人男性吸烟者高血压、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0.4%、7.2%和18.0%,高于非吸烟者;女性吸烟者高血压、糖尿病、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5.6%、14.0%、10.3%和15.9%,均高于非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男性吸烟者比非吸烟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有所降低,患高TG血症风险比非吸烟者高19%(OR=1.19,95% CI:1.10~1.30)。其中,现在日均吸烟≥ 20支男性高TG血症患病风险比非吸烟者高41%(OR=1.41,95% CI:1.28~1.55)。我国成年人女性吸烟者比非吸烟者高TG血症患病风险高40%(OR=1.40,95% CI:1.15~1.70);每日吸烟年限≥ 20年者高TG血症比<20年者高60%(OR=1.60,95% CI:1.31~1.95)。结论 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总体慢性病患病率高,且吸烟年限长或现在每日吸烟量大的人群患病风险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94.
齐齐哈尔市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按照WHODIAMOND项目推荐的捕获再捕获方法,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WHODIAMOND项目协调中心的统一协作和指导下,对齐齐哈尔市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发病特点进行了研究。齐齐哈尔市(齐市)城区及六县1989~1995年七年间小于15岁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发病率为0.770/10万,校正发病率0.841/10万,男性0.611/10万,女性为0.915/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50。城区发病率为1.109/10万,六县为0.619/10万,城区发病率稍高于六县。以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七年间齐市儿童IDDM发病未呈规律性变化趋势,但多数病例于秋冬季发病。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传导性失语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方法选择传导性失语患者5例(试验组)及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名(对照组),进行利手评定及口语流利型评定,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两组Broca区、Wernicke区及其与弓状纤维束之间的关系。结果1例患者为非流利型口语,其他4例为流利型口语;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传导性失语患者的Broca区、Wernicke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如病变靠近Broca区引起非流利型口语,靠近Wernicke区则为流利型口语。结论传导性失语的患者病变部位不仅累及弓状纤维束,Broca区、Wernicke区也可受累,弓状纤维束损伤的部位不同,传导性失语言语障碍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96.
护理美学是把美学与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社会上 ,护士首先是社会的人 ,然后才是护士 ,所以提高护士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 ,强健身体 ,健全心理以及社交素质 ,满足现代护理的需要 ,已成为当今护理学界的迫切需要 ,护理美学正是顺应了这一需要 ,成为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有益于护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增强护士审美意识 ,提高护士审美观念已成为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1 护士要有良好的形象形象美不仅包括形体美、容貌美 ,而且也包括礼仪美和语言美。临床工作中 ,护士的言行、举止、…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位点Val158Me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基因多态性测序方法,分析COMT rs468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帕金森病患者(437例)和健康对照者(530人)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为77.2%,A等位基因频率为22.8%,而在健康对照者分别为74.7%、25.3%,两组间COMTrs4680位点Val158Me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199).各基因型频率在帕金森病患者分别为G/G型57.4%、G/A型39.6%、A/A型3.0%,在健康对照者分别为54.9%、39.6%、5.5%,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在校正性别、年龄混杂因素后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OMT rs4680位点各基因型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之间仍无相关性.结论 COMT基因r4680位点Val158Me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帕金森病易患性可能无关,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在其他不同种族中的研究能更好地确定COMT rs4680位点Val158Met多态性在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新媒体对大众防烟/控烟(以下简称控烟)的正面影响,强化新媒体在控烟知识传播中的作用,为制订有效的新媒体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网上与面对面的方便抽样调查方法,对664名大众进行自编调查问卷统一调查。结果:有26.5%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对其的控烟意识产生了正面影响,正面影响在年龄(χ~2=10.03,P=0.04)、吸烟情况(χ~2=7.17,P=0.007)、控烟知识关注程度(男性χ~2=29.03,P=0.000;女性χ~2=32.83,P=0.000)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新媒体对女性医护教师的正面影响大(P0.01),不同类型媒体对女性控烟意识产生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媒体对大众控烟态度的正面影响作用逐渐显露,并受年龄、吸烟情况和控烟知识关注度等的影响,与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无明显关系,应有针对地加强其正面影响力度,减少或消除烟草公司利用新媒体阻碍我国控烟履约进程的一切行动。  相似文献   
99.
王丽敏  燕美琴 《全科护理》2014,(25):2312-2314
综述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娩疼痛对母婴的影响、无痛分娩方式的选择、分娩镇痛应用现状、常用的无痛分娩方法、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分娩镇痛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鼻后三角切面在妊娠早期筛查颜面部畸形中的价值,对比不同孕周组间鼻后三角的二维图像成像效果。方法将300例常规行11~13+6周超声检查的胎儿按孕周分为三组,分别为11~11+6周组65例、12~12+6周组115例及13~13+6周组120例。常规留取胎儿鼻后三角的二维图像,对比各孕周组间显示图像质量情况,对鼻后三角形态异常者进行分析。结果①各孕周组鼻后三角显示合格率情况:11~11+6周组为90.8%,12~12+6周组为92.2%,13~13+6周组为9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273例获得合格鼻后三角切面的胎儿中,鼻后三角形态异常者4例,其中2例鼻后三角顶点缺失合并腭骨回声缺失或中断,超声诊断为鼻骨缺失、唇腭裂;2例鼻后三角顶点缺失,超声诊断为鼻骨缺失;其余病例的随访结果与超声诊断符合;③27例鼻后三角切面显示不合格或无法成像的胎儿中,1例于孕22周行系统超声检查发现为唇腭裂并经出生后证实。结论鼻后三角是妊娠早期筛查鼻、腭部异常的可行、可靠的声像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