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患者共200例为病例组;检测病例组D-二聚体阳性93例,根据治疗方案将病例组D-二聚体阳性患者分为银杏达莫组(26例),糖皮质激素组(37例)及联合组(30例)3组,另选取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D-二聚体与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病例组D-二聚体阳性率及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阳性率单纯型占5.5%、肾型占9.5%、腹型占8.5%、关节型AP占6.5%、混合型占16.5%.银杏达莫组临床有效率为69.2%,糖皮质激素组临床有效率为70.3%,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3.3%,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银杏达莫组和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SP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测可以有助于病情进展的... 更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4例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的脱水治疗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q6h静脉滴注,对其中形成小脑扁桃体下疝的2例患者及形成梗阻性脑积水的8例患者加用速尿注射液40 mg,q6h入壶,与甘露醇交替使用,脱水药物使用4、5 d后复查头颅CT,如占位效应减轻,停速尿注射液,仅用20%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本组14例无1例死亡,其中10例痊愈出院.1例遗留轻微的共济失调,1例遗留周围性面瘫、眼球运动障碍,2例遗留肢体轻瘫.结论 甘露醇联合速尿脱水治疗大面积小脑梗死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SAP 82例为病例组,未发生SAP 11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性别、心肺疾病史、GCS评分、吞咽困难、心率、血压、白细胞计数、脑出血量、鼻饲、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手术等共计23项予以比较分析。所得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SAP的患病率为41.837%。收缩压升高(优势比1.072,95%可信区间1.007~1.141,P=0.029)、白细胞计数增加(优势比1.331,95%可信区间1.009~1.756,P=0.043)、脑出血量增多(优势比1.079,95%可信区间1.019~1.142,P=0.010)、有心肺疾病(优势比12.275,95%可信区间1.210~124.545,P=0.034)、吞咽困难(优势比12.937,95%可信区间1.918~87.250,P=0.009)和鼻饲(优势比19.217,95%可信区间1.307~282.651,P=0.031)均促进发病。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优势比0.157,95%可信区间0.031~0.790,P=0.025)和实施手术(优势比0.012,95%可信区间0.000~0.294,P=0.007)阻止发病。结论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增加、脑出血量增高、有心肺疾病、吞咽困难和鼻饲是急性脑出血发生SAP的危险因素;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实施手术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工人。左手掌皮损20年余。2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掌出现米粒大丘疹,后丘疹逐渐扩大、增多,相互融合呈疣状,表面增厚,粗糙不平,覆有少许淡黄色鳞屑,自诉有轻微瘙痒、触痛,曾于当地医院及门诊医治(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效果欠佳,此后一直未正规治疗。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瘙痒剧烈,搔抓后局部破溃、渗出,伴轻微疼痛,自诉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显著。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等不适,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9岁,牧民。因双下肢红斑结节伴发热1周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伸侧出现红色结节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6℃,结节逐渐波及双侧膝盖,伴疼痛,2天前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布氏杆菌病,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科。既往体健。否认遗传病史,结核病史及免疫性疾病等病史。体检:全身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足踝少许肿胀,双足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cSST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cSSTI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所有对象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连续用药14 d。对比2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典型症状明显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红、肿、热、痛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肿、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及皮温明显下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CT、IL-6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检查异常。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cSSTI的疗效高于单纯敏感抗生素治疗,且能快速缓解患者...  相似文献   
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脑干梗死患者的瞬目反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及脑干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表面电极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在双侧眼轮匝肌进行记录。对BR异常者治疗1、3、6个月后复查。结果:VBI组80例治疗前BR异常者58例(72.5%),治疗一个月后复查BR恢复正常者39例,BR正常或治疗后恢复正常者近期都能获得基本痊愈,而BR持续异常者则预后较差。脑干梗死组26例,:BR全部异常且异常程度重于VBI组。结论:在对VBI及脑干梗死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中,BR是一项极为客观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成像(MRA)技术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存在与基底动脉形态及基底动脉缺血事件发生概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行MRA检查的脑血管病病人148例。其中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病人48例,无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病人100例。观察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开放情况,测量基底动脉上、中、下三段处的内径,及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组基底动脉上、中、下三段血管内径均小于无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组(P < 0.01)。后循环缺血事件患病组基底动脉上、中、下三段血管内径均小于不患病组(P < 0.05)。结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存在的情况下,基底动脉内径较小且缺血事件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科收治的507例AIS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结果分为FTP组(160例)和非FTP组(347例)。通过中文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筛查出认知障碍病人,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AI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AIS病人卒中严重程度,根据FTP分型分为单侧cFTP组、单侧pFTP组、双侧cFTP组、双侧pFTP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FTP与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07例AIS病人,存在FTP160例(31.56%)。各组年龄≥66岁、吸烟、认知功能障碍、AIS严重程度、NIHSS评分、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cFTP组、单侧pFTP组、双侧cFTP组、双侧pFTP组认知功能障碍、年龄、吸烟、饮酒、NIHSS评分、FTP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单侧cFTP、双侧pFTP、单侧pFTP既是AIS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也是AI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侧cFTP、双侧pFTP、单侧pFTP是AI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