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医疗标识系统是专属于传递医疗功能、医疗环境等信息的标识导向系统[1].它利用文字、图案、色彩、符号以及造型等视觉信息,告知在医疗区域活动的人员所处的位置,通过标识系统的帮助找到目的区域.  相似文献   
32.
1问题 1.1捞救与救治工作的协调与衔接海上伤员的捞救工作由专职捞救人员或医疗救护艇艇员负责。医疗救护艇捞救工作主要靠救生浮具、救生爬网、救生小艇和救生吊篮等完成捞救作业。伤员到达伤员分类场后由医疗救护艇医疗队员负责检伤分类,进入医疗救治程序。捞救与救治工作分工、职责明确,便于捞救人员和医疗队员的职责培训及各自的海上作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捞救和救治工作是交叉进行的,因此,在捞救和救治工作中应注意两者的协调与衔接。  相似文献   
33.
战时舰员伤亡因素分析沈俊良战时,舰船可能受到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武器的袭击,包括炸弹、炮弹、导弹、鱼雷、水雷,甚至飞机的冲撞,导致舰船受损舰员伤亡;重者舰船沉没,舰员弃舰逃生,从而更可发生因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因此,战时舰员伤亡因素十分复杂,认真地对...  相似文献   
34.
依据医疗救护艇的使命任务及对船舶的基本要求,对我国高性能客船改装成救护艇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初步确定了适合改装成救护艇的4种船型。  相似文献   
35.
多年来,在广大航海医务人员的努力下,海上伤病员救治条件虽有很大的改善,但仍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海洋开发事业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众多的人员在海上从事航运,舰艇巡航,捕捞,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工作,他们远离大陆,工作环境恶劣,一旦有伤病发生,救治困难。尤其在海战条件厂,舰艇伤员伤势重,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死亡率将明显增加。据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统计,舰员伤死比例为1:1,死亡率明显高于陆上作战。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对海上伤病员的救治水平,以便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医疗保障,维护他们的健康,保证劳动生产和战斗…  相似文献   
36.
我军战伤救治“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是长期卫勤保障中形成的产物,也是传统的指导思想,并已上了教科书。然而,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武器的出现和野战外科的进步,现需要在学术上对此原则加以探讨。一、传统救治原则的局限性战争和灾害都会发生大批伤员。救治机构面临大批伤员的抵达,最理想的是同时开展救治,但实际上不可能。鉴于卫勤人力物力的限制,需要“轻重缓急”之分,有“先后”之别,这就得确定救治原则。评价这个原则正确与否,最终指标是治愈率、归队率、死亡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如何研制批量伤员换乘吊篮,以提高海上伤员换乘效率.方法:对吊篮的关键设计,即框架结构、担架固定装置等方面的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并通过部队试用试验,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结果:伤员换乘吊篮使用方便,最多一次可换乘4名担架伤员或4名坐位伤员.结论:批量伤员换乘吊篮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伤员换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9.
潜艇艇员自报两周患病率及就诊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军某海域潜艇官兵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基本情况,为决策部门合理分配部队卫生资源提出决策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某海域 226名潜艇官兵,采用SPSS10. 0进行分析。结果 潜艇艇员中团及团以下干部、士官的半年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义务兵(χ2慢性 =17. 000,P<0. 01),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含外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潜艇部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门诊服务主要集中在支队医院占 49. 21%,潜艇医务室占 23. 81%,地方医院占 9. 52%。结论 潜艇官兵医疗服务需要量大,但利用有待提高。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部队官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卫生管理机构应加大对基层重点保障部位的投入,更好满足基层官兵的医疗服务需要。目的 了解海军某海域潜艇官兵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基本情况,为决策部门合理分配部队卫生资源提出决策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某海域 226名潜艇官兵,采用SPSS10. 0进行分析。结果 潜艇艇员中团及团以下干部、士官的半年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义务兵(χ2慢性 =17. 000,P<0. 01),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含外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潜艇部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门诊服务主要集中在支队医院占 49. 21%,潜艇医务室占 23. 81%,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制可临时加载到船舶上,提高淡水保障能力的制水站。方法:以40ft国际标准集装箱为载体.配置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压力水柜、高压水泵等组成制水站,利用反渗透原理制取淡水。结果:制水站可日产淡水80t.制取的淡水水质符合国家、军队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制水站结构紧凑、机动性强、环境适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非常适合船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