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12.
目的:探究开心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V1. 0收集开心散所含4味中药的相关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并搜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靶标,对其节点(hubs)进行基因本体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开心散的250个化合物中有2 877个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相互关联。其中线粒体三功能酶α亚基(HADHA),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HADH),甾醇-4-α-羧酸盐3-脱氢酶(NSDHL)等关键靶标主要通过调控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亨廷顿氏病、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氧化磷酸化以及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生物过程,在细胞质、线粒体、三磷酸腺苷结合、线粒体基质等分子反应中发挥其药理作用。结论:通过该平台能够预测出开心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靶标及其参与的相关通路,可为深入揭示该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为深入挖掘和开发经典名方开心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无针缝合器闭合再次剖宫产术切口的效果.方法 :107例因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应用立辰无针缝合器闭合切口.另105例疤痕子宫患者采用腹部切口皮内缝合方法,对比两组手术切口的缝合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48小时疼痛评分≤2分49例(45.79%),>2~6分58例(54.21%);对照组术后48小时疼痛评分≤2分22例(20.95%),>2~6分83例(7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缝合切口皮肤时间(5.31±0.64)s,住院天数(4.33±0.81)d、、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2.82±0.63)cm,对照组缝合切口皮肤时间(8.95±1.48)s,住院天数(5.72±1.98)d,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6.23±2.24)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满意度(62.62%)明显高于对照组(3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针皮肤吻合器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好,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高,优于皮内缝合法,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奥美拉唑的超说明书应用状况进行分析,为儿童合理使用奥美拉唑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20年3月至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使用奥美拉唑的相关用药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和审查儿科门诊使用奥美拉唑制剂的处方共930张,以口服剂型为主(921张,99.03%);在使用奥美拉唑制剂处方中,治疗疾病分类排名前3位分别为奥美拉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51.40%(478/93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2.26%(207/930)]和消化不良[11.29%(105/930)]。联合用药处方746张,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279张,37.40%)、胃黏膜保护剂(151张,20.24%)和微生态制剂(143张,19.17%)联合使用。结论 奥美拉唑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的超说明书用药主要为超适应人群和超适应证用药的类型,用法符合循证医学要求,处方的治疗范围和给药方案均合理。医生与药师应共同推进奥美拉唑制剂的合理使用,使儿童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互联网诊疗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医护人员互联网医院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方法对安徽省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27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互联网诊疗认知、互联网诊疗使用、互联网医院使用意愿等。结果在互联网诊疗使用方面,193名调查对象未使用过互联网诊疗为患者提供服务,占69%。互联网诊疗服务意愿方面, 61名调查表示不愿意使用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占比78%。在不愿意提供服务的影响因素中,“没有多余精力或时间”“增加工作负担”“互联网医院操作繁琐”三个因素影响最为显著,占比分别为32%、28%、23%。结论应进一步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针对性地提髙医护人员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和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普萘洛尔应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血管瘤住院患儿,共计收治73例血管瘤患儿,按1.0 ~ 2.0 mg/kg,每天3次口服,住院治疗3~14d后,出院继续服药.每天定时观察和记录血管瘤质地、大小、颜色等变化,随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对其作及时处理.按Achauer 4级评分法对口服普萘洛尔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服药24 h后,所有患儿瘤体颜色开始变浅,体积开始变小,张力均有所降低,在5~7d内变化最显著,不良反应轻微.随访1~ 10个月,疗效评定为:Ⅰ级1例,Ⅱ级6例,Ⅲ级31例,Ⅳ级35例.总有效率为90.4%.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血管方面的改变:心率减慢;同时还伴有腹泻、睡眠改变等,但均未造成严重后果,经及时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应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用药安全,疗效明显,有望成为一线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