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门诊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帕利哌酮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月1次心理干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在基线和治疗后第1,3,6,9,12月末评定其疗效及社会功能;于治疗9个月后评定临床痊愈等情况.安全性采用Barnes静坐不能量表(BAR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及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等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组共27例,单用药物治疗对照组共17例完成试验,脱落率分别为12.9%、45.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治疗组治疗后PANSS及PSP总分相对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心理干预组PANSS减分率>30%、PSP评分提高≥7、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患者比例为74.2%、51.6%、67.7%,优于单用药物治疗组的45.2%、38.7%、38.7%(P<0.05).两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类型相似,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心动过速、肠胃道反应、等静坐不能等.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中断率,提高临床痊愈患者比例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网络成瘾、电子屏幕时间与抑郁症状发生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3-2019年天津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TCLSIH)队列中6 932名正常体检的60岁以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我报告问卷评估研究对象网络成瘾程度、电脑/手机使用时间和电视使用时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根据SDS总分分为无抑郁症状组(<45分)和有抑郁症状组(≥45分)。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网络成瘾和电子屏幕时间与发生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没有网络成瘾者相比,以前有网络成瘾者、轻度网络成瘾者、中/重度网络成瘾者随访期间发生抑郁症状的HR值(95%CI)分别为0.83(0.56~1.23)、1.20(1.03~1.41)、1.48(1.16~1.89)。网络成瘾与出现抑郁症状之间的线性关联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性P<0.001);与使用电脑/手机0~h/d者相比,使用手机1~、3~、5~、>10 h/d者随访期间发生抑郁症状的HR值(95%CI)分别为0.59(0.40~0.88)、0.58(0.40~0.85)、0.52(0.36~0.76)、0.69(0.45~1.05)。电脑/手机使用时间与随访期间出现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存在“U”形趋势(趋势性P<0.001);未调整和初步潜在混杂因素后,与每天不使用电视者相比,电视使用时间≥3 h/d者随访期间发生抑郁症状的HR值(95%CI)分别为1.36(1.09~1.69)和1.34(1.07~1.68)。电视使用时间与出现抑郁症状之间存在关联(趋势性P<0.001)。结论 网络成瘾和电视使用时间与随访期间抑郁症状风险的增加有关,而电脑/手机使用时间与随访期间抑郁症状风险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3.
背景:关节软骨组织细胞对力学刺激产生反馈来维持它的形态和结构,进而适应环境。加载装置能提供研究关节软骨力生物学的合适的力学环境。 目的:根据组织工程仿生的原理,建立一种用于软骨力学生物学研究的双频加载装置。 方法:该力学环境采用双频加载方式实现,通过控制可调凸轮和压电陶瓷振幅和频率来实现低频-高幅载荷耦合高频-低幅载荷,同时使用有限元法对受载体进行力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按照仿真的原理,研制出用于软骨力生物学研究的加载装置。在双频加载的条件下,软骨浅表层受到的力学载荷最大,其次是中间层,深层受到的力学应力最小;在高频10 Hz和20 Hz与低频1 Hz和2 Hz叠加时,软骨表现出不同的力学响应,但是二者引起的差异很小。该力学环境的构建可能有助于组织工程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应用,未来将采用生物学实验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用固定矫治的方法矫正成年人上前牙缺失伴前牙反牙合后再修复缺失牙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患者均用固定矫治的方法解除前牙反牙合后再行固定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缺失的前牙。结果 2 0例矫治后均取得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正常的失牙修复 ,平均追踪 2年 ,未见反牙合复发和修复牙的异常。结论 用固定矫治方法解除成年人前牙缺失后的反牙合再行义齿修复 ,保证了失牙修复功能和美观效果 ,是保证缺牙区良好咬合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为探索肠道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 ,以柯萨奇病毒 (CV)B3 感染小鼠 ,观察其神经细胞内钙离子 [Ca2 ]i及脑组织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I型 (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1)取新生Balb/c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培养 12d后 ,于CVB3 感染 12h(12份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 [Ca2 ]i,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游离钙Ca2 含量 ;(2 )以CVB3 颅内接种小鼠 ,用NMDAR1的cDNA地高辛标记探针对感染 3d后处死的石蜡包埋脑组织切片作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感染 12h小鼠脑神经细胞内 [Ca2 ]i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感染组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2 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1)。 (2 )感染组脑组织中NMDAR1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CVB3 感染小鼠脑神经细胞可导致细胞内 [Ca2 ]i超载 ,且与Ca2 内流有关。CVB3 感染又可引起小鼠脑组织NMDAR1mRNA表达增高 ,其结果可能进一步引起Ca2 内流和神经兴奋性毒性作用损伤脑组织  相似文献   
96.
97.
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角朊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对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1]。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的一个原型,而皮肤损害是红斑狼疮的一个突出表现。为研究细胞凋亡与红斑狼疮皮损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采取原位DNA断裂位点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9例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不同病程的皮损进行了表皮角朊细胞凋亡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13例SLE和9例DLE皮损标本均来自我科1995年1月至1997年4月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石蜡包埋组织。SLE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DLE根据皮疹、…  相似文献   
98.
近五年来我们采用九号注射针头行小儿腰椎穿刺术共300例,适用于基层,现介绍如下:一、方法300例患儿均在门诊检查疑有脑炎、脑膜炎时行腰椎穿剌术。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9个月,平均6岁.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让患儿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膝紧贴腹部,把整个身体卷曲成虾状,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  相似文献   
99.
分别观察了胆胰管结扎大鼠(A组)、胆胰管结扎后30分钟加胆汁外引流(B组)、胆胰管结扎后30分钟加胆汁内引流(C组)及对照大鼠(D组),在不同时期检测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八肽(CCK-OP)、生长抑素(SS)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和胰腺重量及组织学记分.结果:术后3小时,A、B、C组血浆CCK—OP、SS及血淀汾酶含量均明显高于D组(P<0.05);B组高于A、C组(P<0.05);C组低于A组(P<0.05);A、B、C组在术后3小时,血浆CCK-OP及SS含量均达高峰,A、C组血浆CCK-OP、SS在术后6小时及24小时均下降至正常,B组仍高于D组;A、B、C组胰腺均呈急性炎症改变;A、B组胰腺组织学记分及重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B组又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