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喂养困难在儿童保健门诊中非常普遍,病因包括多种方面,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干预流程,对严重喂养困难儿童,往往需要多学科合作诊治。本文综述了婴幼儿喂养困难的概念、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分类,并阐述了目前儿童喂养困难的诊断和评估现状,以及治疗和预后等,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充分整合利用基层和顶级临床儿科资源,建立北京市儿童心理保健双向转诊平台,为心理发育偏离和可疑行为问题儿童提供便利的全方位诊断和综合干预管理服务,达到理想康复效果。方法 利用北京市儿童心理保健双向转诊平台,以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全市16区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儿早中心)上转的558例心理行为发育偏离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诊断、综合干预、定期监测及随访管理过程的资料分析,开展转诊平台建设的实践研究,完成平台运行效果的初步评估。结果 558例上转儿童中,接诊机构保健中心通过院内转诊方式协作完成诊断性发育评估、医学行为观察及必要的病因检查基础上,确诊心理行为问题524例(93.91%),构成占比前4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全面发育迟缓301例(53.94%)、语言发育迟缓119例(21.33%)、孤独症谱系障碍61例(10.93%)及运动发育迟缓29例(5.20%)。定期随访显示,其中408例(77.86%)正在保健中心和区儿早中心综合管理下接受多种形式的康复干预,有效率达29.77%。结论 本转诊平台充分整合多级别及多学科的医疗资源,开展高效的双向转诊,实施综合干预管理,便民利民,是全面优化儿童心理保健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3.
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处方错误情况(指书写不规范及不合理用药),探讨处方书写规范及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抽查我院2007年下半年处方,对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临床用药须知>等进行检查,对错误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处方错误中书写不规范、处方不合理用药各占审核处方的5.3%和5.05%.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不够规范,应加强对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北京农村幼儿气质、父母养育方式对同期儿童行为的影响及其随年龄增长预测作用的变化,以及行为问题的稳定性,为因材施教,减少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5个区县随机整群抽取身体健康,使用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DST)筛查正常的2~3岁农村儿童,采用幼儿气质评估表(TTS),3~7岁儿童气质问卷(BSQ)进...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及病因学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11年5月至9月在北京市选取顺义、大兴、密云和延庆4个郊区/县,对所有四区/县的18月龄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儿童保健三级网管理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先由一级保健网的社区医生对入选儿童进行儿童发育问卷调查以及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再由二级保健网的区/县妇幼保健院医生采用Gesell对DDST筛查阳性儿童进行发育评估;诊断为发育迟缓的患儿,转诊至三级保健网医疗机构进行病因学诊断,并进行随访和后续评估。对诊断发育迟缓患儿,按照1∶4方式选择筛查结果为非发育迟缓的同性别和同居住社区的儿童,进行病例配比,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描述及病例对照单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应筛查儿童4 037名,实际筛查3 182名,筛查率78.8%(3 182/4 037),诊断发育迟缓儿童22名,患病率6.91‰(22/3 182),其中15名为男性,7名为女性,男女比例为2.1∶1。顺义、大兴、密云与延庆四区/县发育迟缓患病率分别为3.45‰(4/1 160)、4.50‰(5/1 111)、15.87‰(7/441)和12.77‰(6/4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母亲文化程度低、小于胎龄儿、多胎儿、生后严重疾病史、先天畸形以及体格发育迟缓是影响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四区/县78.8%的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筛查结果显示,发育迟缓患病率为6.91‰,而且具有性别和地区差异性,其发生与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等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6.
儿童发育迟缓是发育性残疾的一种,特指6岁以下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言语、认知、社会/个人、日常活动能力等发育领域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明显落后,现患率约为1%~3%,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发育监测是早期发现儿童发育迟缓、早期干预与预防儿童发育残疾的重要途径,为提高监测有效性,目前主要从政策推动、筛查方法、转诊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婴儿祖辈-父母共同养育现状,为制定适合社区应用的促进亲子关系发展的保健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养育问卷对北京市2个城区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3名婴儿家庭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受试家庭以独生子女家庭(83.08%)和三代同堂家庭(65.15%)为主;母亲本次生育年龄平均为(30.53±2.98)岁,文化程度以大学及以上为主(93.59%)。89.66%的祖辈通过与母亲共同抚育增进了感情,90.00%以上的祖辈认可母亲在养育方面的付出和努力。多数祖辈重视与母亲沟通,肯定并从内心支持母亲的养育;80.00%以上的祖辈能有意促进母婴互动、较好配合母亲、并为母亲主动提供育儿经验;祖辈与母亲共同养育冲突以直接冲突为主,83.74%的祖辈在儿童面前指责母亲,30.54%的祖辈与母亲争论育儿问题;间接冲突主要表现为祖辈意图让儿童与自己"更亲"(80.29%),其次是共同养育存在不同程度分歧(45.81%);20.69%的祖辈认为劳动分配不公平;40.39%的母亲有时或经常将份内的家务劳动让祖辈承担。结论:北京市城区婴儿祖辈-父母共同养育存在一定的养育与劳动分配分歧,且直接和间接冲突为较为突出的问题,但在主观上,祖辈们较为认可与父母的共同养育。行为表现和意愿的差异提示了城区祖辈-父母共同养育的特点。减少养育冲突和改善分歧解决方式应作为社区改善共同养育质量和促进母婴依恋关系发展的重要指导内容。  相似文献   
68.
背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有关各类自然灾害引起的PTSD的报道较多见,而因技术性灾难事故引起的PTSD的报道不多;特大爆炸事故后幸存者的精神状况如何?目的:了解技术性灾难事件所引起的PTSD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设计:以一起重大爆炸事故幸存者为对象的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一所省级精神卫生中心。对象:2000-08/09乌鲁木齐市区某路段发生的一起特大爆炸事故后3~5个月仍在综合医院治疗的幸存者28例(研究组),对照组为一般人口学资料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30例?方法:由精神科医生向被试者说明测验的目的和意义,让被试者独立填写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奈尔医学指数(CM1)、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他评量表:事件影响量表(IES)、应激反应症状清单,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技术性灾难事件引起PTSD的临床特征;②在技术性灾难事件中与PTSD发生有关的因素。次要结局:研究组IES.CM1.SDS.SAS量表值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22例(79%)幸存者符合PTSD的诊断标准,研究组与对照组在IES,CMI,SDS,SAS,SCL-90差异均有显著性(t=3.62~8.17,P均&;lt;0.01)。PTSD的诊断与创伤暴露程度呈正相关(r=0.420.P&;lt;0.05),与对善后处理的满意程度呈负相关(r=0.420,P&;lt;0.05);与IES评分及反映心理痛苦水平部分指标高度正相关(r=0.389-0.665,P&;lt;0.01):IES评分与暴露程度高度正相关(r=0.478,P&;lt;0.05)。结论:技术性灾难事件导致PTSD的发生率很高,主要与受伤时暴露程度和事件后对善后处理的满意程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婴儿养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社区应用的促进依恋关系发展的保健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儿童养育现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2个城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70名4~11月龄婴儿家庭进行基线研究,分析养育行为与养育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婴儿母亲平均生育年龄为(30.46±3.56)岁;父母文化程度以大学及以上者为主(父88.52%、母89.63%);婴儿主要带养人以祖辈为主(57.99%)。2)68.20%和35.34%的家庭不能满足婴儿接触大自然和与他人交往的需求;53.76%的家庭很少陪婴儿看书;51.36%很少鼓励子女做稍有难度的活动;84.82%急于帮子女解决问题。3)母亲文化程度越高,陪伴子女时间越少(P=0.003),但养育敏感性和一致性(OR=3.51,95%CI:1.55~7.94)越高;生育年龄越大的母亲对婴儿哭闹更敏感(趋势χ2=7.42,P=0.010)、更为关注婴儿健康(χ2=6.94,P=0.008)和饮食(χ2=4.23,P=0.039);核心家庭经常带婴儿接触大自然(OR=1.95,95%CI:1.10~3.46)和家庭养育态度一致(OR=3.91,95%CI:1.26~12.14)的比例更高;主要带养人为祖辈的家庭经常与婴儿亲密接触(χ2=5.14,P=0.023)、定期带婴儿体检(χ2=5.17,P=0.026)的比例更高,而经常带子女接触大自然的比例低(OR=0.46,95%CI:0.26~0.83)。结论目前北京市城区婴儿家庭存在不利于亲子关系发展的养育态度及行为,表现为给婴儿提供接触大自然和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陪伴婴儿阅读少、过度保护与过分限制等问题。应针对不同家庭类型、母亲生育年龄、文化程度特点和主要带养人等因素进行咨询指导,摸索适宜的促进婴儿期良好亲子关系发展的保健模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