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伤寒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伤寒的发病率占肠道传染病的第二或第三位。随着卫生事业发展。预防接种率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有不少有关伤寒的报道.以副伤寒为主。今年7—8月。江西萍乡某地相继出现了以“高热、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暴发流行.为了更好地做好伤寒的防治工作.我们对该病诊断用三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采用经膀胱前列腺电汽化术+钬激光尿道疤痕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尿道狭窄1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2月~6年,平均3.5年,术前经肛诊,B超和尿道造影  相似文献   
43.
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8岁。8例行急症肝切除,2例手术止血后40d行二期手术,5例保守治疗40d行择期手术。右肝叶部分切除术8例,中肝切除术1例,左肝外叶切除术2例,左肝内叶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右肝肿瘤切除1例、左肝肿瘤术后综合治疗1例。肝功能Child B级中1例术后5d死于肝衰竭,手术死亡率6.7%,14例生存者12例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1,3,5年生存率为58.3%,25.0%,16.7%。其中1例无瘤生存6年2个月。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的最好方法,当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时间生存。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萍乡地区冠状病毒(变异株)IgG和IgM抗体水平的状况.方法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共同研制的ELISA试剂盒,ELISA法检测冠状病毒(变异株)的IgG和IgM.结果检测了86份非SARS病人血清标本,查出了两例IgG阳性,占2.3%,IgM全为阴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容易判断,对诊断冠状病毒(变异株)的感染有较大的帮助.提示萍乡地区可能是冠状病毒(变异株)低感染区,这对做好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新西兰兔实验感染TT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TV对家兔感染的敏感性。方法对成年家兔进行了三代TTV感染实验,除第一代采用人TTV阳性血清外,第二,第三代分别采用感染的第一、第二代血清作为感染源,对12只兔(每代4只)进行了传代试验。结果第一、第二、第三代兔血清中都有不同程度生化和肝脏病理改变,血清中进行Nest-PCR检测全为阳性,4例兔肝组织原位杂交(Dig—TTV-DNA)试验,3例为阳性,另1例为阴性,对一份阳性标本进行部分核苷酸分析,与日本株(AB008394)和CH1、CX2同源性分别是96.7%、98.3%和99.7%。结论家兔能被TTV感染,是一种敏感动物,可以作为一种实验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同期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同期进行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结果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42侧,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22侧.32例患者双侧同时成功取石碎石29例,其余3例患者中,2例一侧结石上移至肾内,术后予以体外震波碎石术,1例置镜困难,予以留置双J管.32例病例双侧均成功留置双J管.手术时间(145.6±40.2)min,术中出血量(83.7±20.3)mL、术后住院天数(8.2±2.5)d.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等并发症,术后漏尿3例,引流3~6 d后恢复.所有病例于术后1~3个月内拔双J管.11例肾功能不全者术后30 d复查:肌酐由术前(452.3±87.6)μmol/L下降至(156.7± 45.1)μmol/L.术后3个月复查腹部平片及B超无残留结石,无输尿管狭窄.结论 微创方法同期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创伤小,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总结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尿路结石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24例基层医疗ESWL治疗尿路结石导致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治愈,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完善ESWL术前辅助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可以避免和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统计不同小腿外伤致足趾屈曲畸形的发生率,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及外伤后肌肉MRI表现与畸形发生的关系. 方法 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集小腿外伤病例1922例,502例患者于外伤后7~10 d行MRI检查.并发足趾屈曲畸形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0~48岁,平均30.8岁.分别于畸形发生后3个月、3~6个月和6~18个月采用肌腱粘连松解及松解+肌腱延长两种方式矫正畸形.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趾关节功能评分法对矫正效果进行评定. 结果 39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2个月),其中优18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62%.17例单纯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复发2例;22例行松解+肌腱延长术,复发4例.畸形于6个月内矫正27例,复发5例,复发率18.52%;6个月以上矫正12例,复发1例,复发率8.33%.结论 本组小腿外伤后足趾屈曲畸形的发生率为2.03%,不同结构损伤,其发生率不同,以腓骨骨折最高,为3.38%.手术以单纯行肌腱粘连松解复发率为低.手术时机对预后有显著性影响,矫正手术宜在畸形发生后6个月以上进行.外伤后小腿<足母>长屈肌、趾长屈肌MRI信号的异常变化对足趾屈曲畸形发生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后腹腔入路治疗肾囊肿。结果肾囊肿去顶术16例全部成功,术中失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结论后腹腔镜是治疗肾囊肿方法中的最佳选择,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