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CVHD)指标积分变化特征。方法 对东北等地区 2 5 35 5例 35岁及以上队列人群进行高血压和卒中现况调查与卒中发病随访监测 ,在基线调查时对人群进行CVHD检测 ,并以统一的方法进行积分。将基线调查时诊断的高血压和恢复期卒中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的卒中患者和队列人群中的正常人分成血压正常、高血压、卒中发病前和卒中发病后等 4组 ,比较不同组间CVHD指标积分值水平及异常发生率。结果  4组研究对象CVHD积分值的中位数分别为 98.75、85 .0 0、5 1.2 5和 5 5 .0 0分 ,经秩和检验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CVHD积分值异常 (<75分 )的发生率分别为 14 .19%、4 2 .2 8%、74 .12 %、和 6 7.73% ,经 χ2 检验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的CVHD指标积分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CVHD异常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42.
目的:采用1:2频数匹配,病例-对照设计,分析上海市农村社区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①于2003年和2005年,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奉贤区光明镇和钱桥镇40-85岁常住人口共计10582人,合并建立卒中队列研究人群。选择其中19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其年龄、性别分布情况,以1:2的比例从上述同一人群中选取398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应用自行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进行基线调查,并接受无创性的脑血管功能检测。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卒中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遗传史等),当场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水平,计算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分值0-100分,分值越低,脑血管功能异常越严重。③率或构成比的比较用Х^2检验,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优势比(OR),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异常的均为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2.90(1.98,4.23),2.08(1.16,374),3.40(1.53,7.62),1.58(1.05,2.39),6.16(2.97,13.01).1.51(1.02,2.23),0.48(0.27,0.86),2.44(1.69,3.51),P〈0.05-0.01]。②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分别为8.840,1.777,1.833,P〈0.01),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异常与2型糖尿病有关(Exp(B)为1.010,P〈0.05)。结论: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的光明、钱桥、青村三个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脑血管病防治,选取10 565例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队列人群,再对其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测量,和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调查,同时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上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P〈0.001);脑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01);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动态阻力和临界压力则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01);脑血管功能总分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明显减少(P〈0.001)。结论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FSP)对中国人卒中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 以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在上海市奉贤区整群抽取的社区人群中年龄≥40岁人群为基线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结果完整且有心电图记录的7489人作为队列研究对象.随访研究对象的卒中发病情况(1次/年),随访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分析改良FSP对中国人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 结果 7489人平均随访(6.6±0.9)年,随访过程中共发生明确诊断的卒中患者120例,男女卒中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9% (54/2880)和1.4%(66/4609).男女卒中发生率均随着改良FSP卒中风险积分值的升高而上升.男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3.2%,并且随着积分值的增高,卒中发生率进一步增高;女性积分值为10 ~ 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4.1%,但随着积分值进一步增高,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各积分段的卒中实际发病率低于改良FSP中预测卒中的发病率.以改良FSP预测男性卒中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女性为0.656. 结论 改良FSP预测中国人卒中风险的预测效能为中度.改良FSP预测卒中发病率高于本研究的实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北京和上海两城市抽样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脑卒中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和上海市奉贤区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人群中年龄≥40岁者为目标人群(北京2910名,上海5244名)。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对目标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脑循环动力学检测,此后随访脑卒中的发病情况。比较和分析两城市脑卒中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脑循环动力学综合积分的差异。结果:北京市和上海市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4.64%和21.09%、23.16%和5.53%、10.79%和2.38%、23.02%和2.59%、28.63%和7.70%、26.74%和4.27%、36.8%和33.6%、36.9%和18.5%,地区间各因素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脑卒中发病密度分别为6.29‰和N2.51‰。男女组间各危险因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积分值及脑卒中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危险冈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及脑卒中发病率均显著高于上海市。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可能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光明镇40岁以上人群吸烟现况。方法以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以统一的调查表格进行面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吸烟相关情况。计算吸烟率、被动吸烟率,描述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结果男性吸烟率为86.7%,女性为0,2%,平均为36.4%,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平均每日吸烟量为(17.97±8.53)支;男、女被动吸烟率分别为84.2%和58.4%,男性被动吸烟者中91.2%在工作或公共场所暴露,女性被动吸烟者中90.0%在家庭暴露。结论上海市农村社区40岁以上人群男性吸烟率和男女被动吸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7.
上海炼油厂脑卒中9年监测和干预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上海炼油厂脑卒中9年监测和干预效果.方法1993年11月开始,对上海炼油厂的10 063名职工中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35岁及以上228例个体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并实施一般预防措施,对CVDI检测积分值低于70分的24例给予服用脑安胶囊,此后每年筛检新的高危个体纳入重点干预人群,随访监测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结果1993年发生脑卒中6例,发病率59.6/10万,实施脑卒中预防策略后,全厂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一直维持在30/10万以下.脑安胶囊服药1年后的脑血管血流速度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和总积分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重点干预"一级预防策略效果良好,脑安胶囊具有明显的改善脑血管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从正常人至脑卒中发病前后不同时期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I)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东北、华北等地区 35岁及以上 2 5 355例脑血管病研究队列人群 ,5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选自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CVHI检测为基线调查或脑卒中发病 1周内的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成正常人群、高危人群、脑卒中前超高危个体以及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等 5组。比较分析各组人群的CVHI变化规律。结果 上述 5组人群的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 (Vmin)均值依次为 1 1 .39± 3 .2 7、9.66± 3 .1 8、6 .71± 3 .30、4 .1 3± 1 .2 7、6 .78± 3 .0 9;平均血流速度 (Vmean)和最大血流速度 (Vmax)为依次降低的变化趋势 ;而外周阻力 (RV)依次为 62 .35± 2 1 .1 1、82 .32± 31 .1 6、1 2 2 .72± 52 .73、1 37.46± 49.56、1 1 5 .89± 55 .51 ,特性阻抗 (Zcv)、脉搏波波速 (WV)、动态阻力 (DR)和临界压 (CP)等指标为依次升高的趋势。 5组CVHI积分的异常 (<75分 )发生率分别为 1 3 .3 %、34 .7%、74.1 %、1 0 0 %和 66 .7%。结论 从正常人到脑卒中高危人群及脑卒中发病的不同临床阶段 ,脑血管血流速度呈现下降趋势 ,外周阻力等指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和分析干预前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变化,为卒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南汇区三墩、万祥、书院3镇的35岁以上人群36 972例,筛选出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易感人群6 170人为目标.基线调查时进行CVHI检测,CVHI积分值70分以下的高危个体分别给予一般干预(一般干预组)和在一般干预基础上加脑安胶囊进行重点干预(重点干预组).对干预前后均有CVHI检测结果且积分值在70分以下的999例干预对象进行干预前后CVHI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一般干预组干预前后的CVHI平均积分值分别为49.7±18.8和73.4±26.6,干预后积分升高47.7%;重点干预组干预前后的CVHI平均积分分别为41,3±19.8和71.1±26.1,干预后积分升高72.2%.各干预组CVHI单项指标中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速度(Vmax)在干预后均显著升高;脉搏波波速(WV)、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及动态阻力(DR)干预后均显著降低.重点干预组多数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一般干预组.结论干预后CVHI总积分增高、各单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重点干预组效果优于一般干预组.干预措施能使脑血管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