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09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510篇
预防医学   27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8篇
  8篇
中国医学   260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为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为175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期缝合胆总管37例,T管引流138例;一次性取尽结石82例,术后经T管瘘道取石80例,残余结石13例,残余率7%;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4±18)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45±2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5 d,平均(2.5±0.3)d;住院5~12 d,平均(8.3±1.2)d;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70岁以上高龄老年胆管结石患者心肺功能良好,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术中控制手术时间,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aa1~482)、NP2(aa170~305)和糖蛋白Gn(aa529~820)、Gc(aa1050~1697)片段,及Gc-NP2片段分别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构建重组质粒,用重组质粒免疫小鼠,通过T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和ELISA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pVAX1-NP2实验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6 400,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两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也高达(865.15±6.29)pg/mL及(1727.21±33.93)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VAX1-NP2及pVAX1-Gn实验组IL-4的表达水平为(19.11±1.20)pg/mL和(20.07±1.67)pg/m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5±1.82)pg/mL(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多个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体。各重组质粒都激起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效果最好,可将其作为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水平对肝细胞癌患者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肝细胞癌切除术治疗并随访1年,依据随访1年时预后情况(带瘤生存或无瘤生存)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检测患者的血清TLR4、HGF水平,并分析术前血清TLR4、HGF水平对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 随访1年时,预后不良患者16例,占20.51% (16/78);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TLR4、HGF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线资料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FP、AFU、TLR4和HGF高水平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术前血清TLR4、HGF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均>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TLR4、HGF的cut-off值分别取13.629、0.608 n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可能受术前血清TLR4、HGF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995.
李阳  卢伟燕  陈伟  张雷  杨晓峰  姜玉石 《安徽医药》2020,24(10):2018-2023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手术方式对甲状腺单发结节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病人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4年 6月至 2017年 6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腔镜辅助小切口(EAT)治疗的 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ET)治疗 30例以及传统手术(传统组术)的 30例病人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三组病人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三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 1、3、5天甲状腺激素的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和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G(IgG)和免疫球蛋白 A(IgA)的差异以及采用 Karnofsky量表评估病人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三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 EAT组和 TET组的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三组出血量分别为(20.25±2.23)、(20.28±2.15)和(38.48±3.21)mL;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组(8.25±1.02)d短,而 EAT组(5.84±0.95)d和 TET组(6.12±0.86)d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术前 1天血清中的 FT3、FT4和 TSH水平无差别,术后第 1天,传统组 FT3和 FT4分别为(4.20±0.46)和(16.91±2.15)pmol/L、ETA组为(4.55±0.44)和(17.49±1.57)pmol/L、TET组为(4.58±0.43)和(18.21±1.76)pmol/L,术后第 3天,传统组分别为(3.59±0.46)和(14.66±1.79)pmol/L、ETA组为(4.14±0.32)和(16.40±1.86)pmol/ L、TET组为(4.27±0.40)和(16.53±1.92)pmol/L,术后第 5天,传统组分别为(3.61±0.60)和(12.49±1.93)pmol/L、ETA组为(4.20± 0.30)和(15.87±1.99)pmol/L、TET组为(4.26±0.39)和(15.37±2.26)pmol/L,EAT组和 TET组的 FT3和 FT4的水平均高于传统组(P<0.05)而 EAT和 TET两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术后第 3天和第 5天传统组 TSH为(4.22±2.29)和(7.63±3.59)mIu/L, ETA组为6±0.76)和(2.98±0.99)mIu/L,TET组为(2.23±0.60)和(3.45±0.76)mIu/L,发现在术后第 3天开始 EAT组和 TET组的 TSH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而 EAT和 TET两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三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 1天的免疫球蛋白(IgM、IgG和 IgA)水平含量差异无学意义(P>0.05),术后第 3天 IgM在传统组、 ETA组和 TET组的水平分别为(1.44± 0.24)、(8.68±1.62)和(2.01±0.63)g/L,IgG水平分别为(1.68±0.27)、(9.79±1.97)和(2.22±0.39)g/L,IgA水平分别为(1.71±0.26)、(9.82±2.03)和(2.35±0.37)g/L,术后第 5天 IgM在三组间水平分别为(1.42±0.22)、(8.65±1.46)和(2.25±0.51)g/L,IgG水平分别为(1.65±0.31)、(9.45±1.35)和(2.38±0.43)g/L,IgA水平分别为(1.69±0.29)、(9.73±1.82)和(2.45±0.42)g/L,发现术后第 3天和术后第5天 EAT组和 TET组的 IgM、IgG和 IgA水平均高于传统组(P<0.05)。三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 1天的 KPS评分无差别(P>(2.1,统计,0.05)术后第 3天 KPS评分在传统组、 ETA组和 TET组的水平分别为(84.34±1.21)、(92.15±1.95)和(92.18±2.02)分,术后第 5天 KPS在三组间水平分别为(88.58±1.43)、(95.43±1.38)和(95.41±1.72)分,术后第 3天、术后第5天,发现 EAT组和 TET组的 评分,KP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瘤病人有较好的手术效果,且对病人甲状腺和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可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 尼古丁作用MSCs后,硝酸还原酶法测NO的释放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NOS和iNOS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测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ELISA法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1(TIMP-1)、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I)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24 h和36 h,NO水平随尼古丁浓度上升而增加(P<0.05),但在48 h,0.8  g/L与1.0  g/L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NOS和iNOS活性随尼古丁浓度上升而逐渐增加;尼古丁可增加MSCs的ROS水平,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在尼古丁作用下,MSCs分泌SDF-1、TGF-β1、IGF-I及bFGF水平下降,ICAM-1、MMP-9及TIMP-1表达均上升。结论: 尼古丁通过增加NO、NOS、iNOS和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使SDF-1、TGF-β1、IGF-I及bFGF分泌下降,ICAM-1、MMP-9及TIMP-1表达上升,可能影响MSCs的增殖、黏附、迁移等特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新疆出血热病毒BA88166毒株核蛋白(NP)并制备及鉴定抗N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BA88166毒株S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形成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88166S.构建好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NP-His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用该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构建的pET-88166S重组表达载体正确,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一致,在E.coli BL21中表达的NP-His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其Mr约为66000.ELISA检测抗体效价高于1:25600,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新疆出血热病毒YL04057毒株的NP蛋白及其截短蛋白.结论 成功获得新疆出血热病毒NP-His融合蛋白,得到了特异性兔抗NP蛋白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内固定材料置入在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中的特点。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然后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为内固定材料在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不同类型骨折选取内固定方式也不尽一样。髌骨横型骨折张力带固定的效果已得到公认。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粉碎性骨折不如横行骨折固定确切,且并发症较多;镍钛–聚髌器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其材料的过敏性与致癌性限制了其应用,并且它也无法适用于各种粉碎性骨折;丝线或钢丝环扎可适合各种类型的粉碎性骨折,但是其固定力量不足,金属环扎尚容易产生感染、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适合各种程度粉碎性骨折的材料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地黄饮子对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对丰度等差异。方法 将转基因APP/PS1(-)小鼠设为正常组,其余转基因阳性APP/PS1(+)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灌胃给予地黄饮子24g·kg-1,西药组灌胃给予安理申0.8mg·kg-1,正常组ig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 d。提取试剂盒抽提各组粪便样本中DNA,对V3-V4区进行PCR扩增,再使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Paired-end测序。最后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得到1003个OTUs。物种累积曲线表明本研究所收集的样本量充足。Alpha多样性分析,中药组与其余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菌群的多样性,Beta多样性分析,各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物种韦恩图显示,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降低APP模型小鼠的微生物菌群OTU丰度,但较正常组增加了OTU丰度。菌种分类水平提示地黄饮子更倾向提升菌群的多样性,尤其是在厚壁菌门的菌种,优势菌种的比例更接近正常组;LEfSe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观察并对比黄连、生地及二药配对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IR)3T3-L1脂肪细胞IL-6、IL-1β与TNF-α分泌量的情况,揭示生地、黄连与两者配伍对于IR的改善机制,对两药配伍原理加以明确。方法 运用高浓度葡萄糖(Glu)与高浓度胰岛素(INS)法培养构建INS抵抗3T3-L1脂肪细胞模型,分别给予黄连、生地、黄连-生地、盐酸罗格列酮进行干预,以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测定培养液内Glu消耗量,以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液内IL-6、IL-1β与TNF-α的分泌量。结果 相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lu消耗量大幅下降(P<0.01);相较模型组,在Glu消耗量上各药物干预组皆为显著提高表现(P<0.01);其中,黄连-生地组在此方面显著高于单药组(P<0.01)。结论 生地、黄连与两者配伍皆可使IR 3T3-L1脂肪细胞分泌IL-6、IL-1β、TNF-α的量显著减少,此与以上药物可使IR改善可能相关。在对IR 3T3-L1脂肪细胞分泌IL-6、TNF-α以及IL-1β施以抑制方面,相较于生地、黄连各单药组,黄连-生地组皆表现出优势,提示黄连、生地配伍对TN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