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9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45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749篇
预防医学   310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331篇
  5篇
中国医学   388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73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7例和药物组36例,另选37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药物组及联合组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 mg,3次/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行NB-UVB照射治疗,治疗3个月后判定两组疗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细胞水平变化。结果 联合组及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91.9%、71.2%,P〈0.05。治疗前联合组及药物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及药物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水平无明显变化;联合组CD3^+、CD4^+及CD4^+/CD8^+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CD8^+无明显变化。结论 斑秃患者免疫功能存在异常,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为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中消化性溃疡(PU)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度,为职业人群PU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从该企业职业人群中随机抽取9 463例职工,以其中明确诊断为PU的363例职工为病例组,通过成组匹配,选择与病例组均衡可比的4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同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访谈。按年龄分层进行分层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男性、吸烟、接触粉尘、饮酒和干硬饮食是P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1~2.485,P<0.05),它们的病因分值分别为0.421、0.318、0.243、0.188、0.093。危险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分析,男性与吸烟、男性和饮酒、吸烟和干硬饮食、男性和干硬饮食的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313、0.186、0.063和0.015。结论男性、吸烟、粉尘暴露、饮酒和干硬饮食是职业人群中PU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两因素间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中老年患者院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所有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55例中老年患者纳入VTE组,按照1:2的比例选择同年度入住同一科室、同一主要诊断、年龄相近、性别相同且住院期间没有发生VTE的患者108例纳入非VTE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分值、合并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可能的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等进行病例回顾研究,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同一医院住院期间发生VTE和非VTE患者共54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肝肾疾病、饮酒史、D-二聚体浓度和Caprini血栓风险等级是中老年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VTE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对中老年患者院内发生VTE起到一定的辅助预测作用,该模型尚需由多中心大样本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腓肠肌内侧头(MG)形态结构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辅助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照组使用相同型号的肌电生物反馈仪、治疗参数和治疗部位,但没有电流输出。以上治疗20min/d,5d/周,持续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用超声分别检测患侧静息状态下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MIVC)MG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羽状角、肌肉的厚度;同时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估。结果:①超声变化:训练后,两组患侧MG的羽状角在静息状态及MIVC时均较治疗前增加(P0.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侧MG的肌肉厚度在静息状态及MIVC时均较治疗前增加(P0.001),对照组患侧MG的肌肉厚度在静息状态及MIVC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临床指标变化:两组患者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通过改变脑卒中患者腓肠肌形态结构可改善下肢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FCMC)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泉州市光前医院收治的初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流程下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抑郁程度[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和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FCMC模式可有效缓解初产妇产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者2例;11例均有发热,头痛10例,精神异常7例,意识障碍6例,癫5例,肢体瘫痪1例,视力障碍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蛋白升高6例;11例均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其中脑萎缩1例,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小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7例,增强后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经激素治疗部分或完全缓解8例。结论 NPSLE以女性多见,可以作为SLE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头痛、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常见;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及时用药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8.
皮脂腺增生(SGH)临床上以单个或散在的皮色或淡黄色丘疹为主要症状,一般无特殊不适感,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面部.本文观察分析了SGH 28例临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09.
笔者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101例斑块状静止期银屑病1患者为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皮肤科门诊患者,均无其它免疫性疾病史.自愿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创伤病人损伤严重程度与其住院不同时间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对外伤后24 h内入院的120例创伤病人,入院首日依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及重度损伤,各40例.入院次日对病人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NRS),住院期间每周进行NRS评分,共4次.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SS与住院期间第1~3周NRS评分呈正相关(r=0.408~0.752,P〈0.01).重度损伤组第1~3周NR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11.16~121.28,q=2.15~21.15,P〈0.001).结论 创伤病人营养不良风险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对创伤病人进行ISS测定可预测病人住院期间不同时间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