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96篇
预防医学   259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0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李洋  傅华 《上海预防医学》1999,11(6):248-248
妊娠期超声检查:目前并不建议在孕晚期对胎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先兆子痫的筛查:建议对所有妊娠妇女在第一次孕期保健检查时通过测量血压筛检先兆子痫,并在以后的妊娠过程中定期随访。·D(Rh)不相容性妊娠筛查:建议在所有妊娠妇女第一次孕期检查时进行D(以前...  相似文献   
82.
23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浆细胞白血病是浆细胞病的一种少见类型,通常发生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终末阶段,称为继发性浆细胞自血病,仅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1%-2%,对化疗不敏感,中位生存期4.5个月。部分患者发病时恶性浆细胞就可大量出现于外周血,称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更为少见,多为个案报道。近23年来,我院诊治PPCL患者23例,我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认识。  相似文献   
83.
84.
85.
目的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整理分析黑龙江省平原地区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明确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对其中易混品种进行辨析。方法 利用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对黑龙江省平原地区药用植物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环境及分布情况,从外观形态方面对易混淆的药用植物进行辨析。结果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61种,分布在29科57属,主要分布于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结论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重点野生药用植物分布较为集中,为黑龙江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6.
孟萍  李洋  周会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87-88
2006年以来,我们为食管上段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行结肠代食管术9例,手术中经积极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易含笑  杨珍  李洋  操秋娥  张小如 《全科护理》2020,18(17):2169-2171
总结1例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致急性肺栓塞并心搏骤停的年轻女性病人的抢救护理过程。护理要点: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积极生命支持;溶栓前的风险管理;预防性干预降低出血风险;溶栓中的监测及出血部位的处理;滤网置入联合导管旋转碎栓术后的护理;预防血栓二次形成;和谐护理理论改善抑郁状态。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措施,30 d后病人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8.
中断时间序列(ITS)是对具有时间序列特点的结果变量进行分析,评价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的类实验设计方法。相对于单组ITS,两组ITS可以更好地控制干预前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本文阐述两组ITS的设计原理和统计方法,以两市疾病发病率为例,采用Prais-Winsten法和Newey-West法拟合线性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比较。在干预实施的时间窗口中存在多个政策转变时,两组ITS可以更好地平衡序列干预前已存在的趋势,科学地估计干预措施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项目效果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自体骨植骨联合抗结核药物局部缓释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及在改善脊髓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84例脊柱结核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术前、术后给予正规抗结核。观察组采用OSTEOSET系列RBK药物载体型人工骨混合异烟肼、链霉素与自体骨混合后植骨,剩余RBK人工骨放置于病灶内,对照组仅采用自体骨植骨。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门诊随访时间12~59个月,中位时间为31个月,了解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率、脊髓神经损伤改善及血沉(ES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复查X线,测量后凸角度Cobb角。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后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ESR、VAS评分下降,Cobb角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ESR、VAS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末次随访神经功能分级(ASIA)为E级的几率分别为80.95%、73.81%高于治疗前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抗结核不良用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对抗结核治疗造成影响。结论一期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术中采用RBK药物载体型人工骨混合异烟肼、链霉素与自体骨混合后植骨治疗脊柱结核,可短时间内ESR下降明显,有利于降低痊愈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用药反应。  相似文献   
90.
12例胰岛素过敏患者皮肤试验和脱敏疗法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分析了我院1999年5月至2005年8月共12例胰岛素过敏患者皮试与脱敏治疗的护理经验。在皮试及脱敏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要点包括胰岛素皮试的观察,对有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抢救物品准备及抢救措施的实施;脱敏过程中制剂的配制,注射胰岛素部位的选择,脱敏过程中的症状观察和应对措施,脱敏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以及出院后仍需少量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