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中海马钙素类1(hippocalcin like 1,HPCAL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进而推断HPCAL1在PCNSL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 GEO)GSE25297数据集下载7例PCNSL组织和7例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绘制HPCAL1表达水平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从GSE34771数据集中下载34例PCNSL患者的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并以HPCAL1表达量的中位值分为高低表达两组,绘制高低表达组的生存曲线、HPCAL1表达量及临床信息的多因素预后分析、高低表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的火山图以及热图、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  相似文献   
78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以高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尽管在疾病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和局限性仍不容忽视。随着对该病分子学领域更深层次的研究,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新药疗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不同药物疗法之间的组合探索开拓了相关治疗视野,推动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83.
784.
李文斌 《临床医学》2023,(1):117-119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疼痛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后肢体关节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疼痛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四肢简化Fug-MeyerActivity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疼痛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关节疼痛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85.
目的 拟通过生物信息学进一步挖掘高级别脑膜瘤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 通过公共数据库大数据分析初步了解高级别脑膜瘤恶性程度高的原因,评估其基因组特性及异常甲基化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 识别出表达受异常甲基化调控的基因共3 006个,其中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210个,挖掘出恶性肿瘤发展、迁移相关通路。结论 筛选出高级别脑膜瘤中潜在受异常甲基化调控的基因及相关通路,可作为高级别脑膜瘤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86.
目的 评估卡铂联合依托泊苷(CE)方案治疗继发 / 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综合 治疗病区治疗的 5 例继发和 47 例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 CE 方案治疗,其中 14 例患者因严重脑水肿接受 CE+ 贝伐珠单抗治疗,10 例患者因确诊软脑膜播散接受 CE+ 甲氨蝶呤鞘注 化疗。以全因死亡为随访终点。按照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ANO)标准、不良事件通用术语 5.0 版(CTCAE 5.0)标准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分析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采 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CE治疗方案对继发/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价值的影响。结果 所有 患者初始诊断后的中位 OS 为 27 个月(范围为 10~166 个月),接受 CE 方案治疗后的中位 OS 为 8 个月(范 围为 1~26 个月),中位 PFS 为 6 个月(范围为 1~9 个月),合并软脑膜播散患者的中位 OS 为 9 个月(范围 为 3~19 个月)。在 40 例可用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疗效的患者中,10 例(25%)为部分缓解,24 例(60%) 为疾病稳定,6 例(15%)为疾病进展,客观缓解 10 例,疾病控制 34 例。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 示,既往辅助用药替莫唑胺≥ 6 个周期(HR=2.157,95%CI=1.009~4.612)、CE 化疗≥ 4 个周期(HR=2.671, 95%CI=1.189~6.003)是继发和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患者的不良反应主 要为 1~2 级,7 例患者发生 3~4 级血液学毒性,1 例患者出现 3 级胃肠道反应。结论 CE 方案能够延长 继发 / 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合并软脑膜播散的患者在 CE 方案基础上联合鞘注化疗也观察 到了获益的趋势。CE 方案的总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87.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病毒感染组),另选50例同期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2组hs-CRP、IL-6、WBC水平及一般资料,分析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病毒感染组患儿hs-CRP、IL-6、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WBC、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居住农村、有早产史、哮喘史患儿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时hs-CRP、IL-6、WBC水平升高,且居住农村、有早产史及哮喘史是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hs-CRP、IL-6、WBC及联合诊断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4、0.885、0.617、0.923,联合诊断AUC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hs-CRP、IL-6、WBC在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水平较高,联合检测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