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251.
252.
目的 :验证清肺泄热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痰热证 )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对照组用抗生素及西药对症治疗 ;治疗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肺泄热汤 ,每日 1剂 ,分 2次服用 ,疗程 1周。结果 :临床总体疗效 :治疗组显效率 73 3 % ,有效率 93 3 % ;对照组显效率 5 0 0 % ,有效率 86 7%。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平均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清肺泄热汤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能显著减轻病情 ,缩短病程 ,疗效确切 ,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53.
目的 构建减重代谢术后患者的饮食与营养康复方案,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拟订减重代谢术后患者饮食与营养康复方案初稿.2021年7月—9月,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形成减重代谢术后饮食与营养管理方案终稿.结果 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  相似文献   
254.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情况,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机械通气并下呼吸道感染36例,采用无菌吸痰管或纤支镜深部吸痰送检涂片和培养。结果36例共检出致病菌45株,G^-杆菌35株,G^ 球菌7株,真菌3株。G^-杆球菌中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茵(13/35)、大肠埃希氏杆菌(6/35)和肺炎克雷白杆菌(4/35);G^ 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5/7)。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茵对头孢他定、氟哌酸、丁胺卡那、先锋铋的敏感率为88.9%、77.8%、66.7%和46.2%。结论机械通气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的G^-杆菌为主,应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55.
目的 肠道菌群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从遗传学的角度推断两者因果关系。方法 从MiBioGen联盟发表的肠道微生物组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研究中获取汇总统计数据,筛选遗传变异点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s,IV)。利用反向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WE)和MR-Egger回归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检验异质性、水平多效性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IVW结果显示,乳酸杆菌科(OR=0.830,95%CI 0.708~0.973, P<0.05),克里斯滕森菌属R7群(OR=0.737,95%CI 0.589~0.920, P<0.01),罗氏菌属(OR=0.501,95%CI 0.732-0.989, P<0.05)可能是MAF...  相似文献   
256.
EWSR1-NFATC2肉瘤是罕见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经过荧光原位杂交和二代测序检测证实的EWSR1-NFATC2肉瘤。患者为年轻男性, 股骨中段肉瘤, 影像学显示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 组织学上肿瘤呈梁索状排列, 周围可见纤细的胶原纤维或黏液间质包绕, 肿瘤细胞略呈上皮样, 胞质透亮, 局部呈现高级别肉瘤特征。免疫表型CD99和NKX2.2阳性, EWSR1断裂探针FISH检测呈红色信号扩增和绿色信号缺失的特殊信号模式。二代测序在DNA和RNA层面均检测到EWSR1与NFATC2基因发生融合, 同时检测到第22号染色体中EWSR1 5′端所在的区段(EWSR1的第1~9号外显子)出现扩增, EWSR1 3′端所在的区段(22q12.2-q13.33)出现缺失。患者术前曾行VCD/IE(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与异环磷酰胺和依托泊苷交替)方案新辅助化疗6个周期, 但效果欠佳, 坏死率仅为5%。  相似文献   
257.
目的 重新评估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 MPE)的WHO组织学分级及探索HOTAIR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2~2021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19例MPE,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同时行RNA scope检测其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表达。结果 19例MPE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1岁。MRI检查均显示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稍均匀强化。镜下经典的组织学表现为形态较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血管黏液样间质呈假乳头状排列,细胞下方缺乏基膜,可见细胞外黏液。部分病例核分裂象增多,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坏死及微血管增生。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GFAP(15/16)及S-100(14/16),部分病例核旁点状表达(2/16)或弱表达(3/16)EMA。Ki-67增殖指数低,个别病例高达20%。5例行RNA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检测,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13例获得随访,1例于术后1年因子宫颈癌去世;1例于术后4年复发;其余11例均无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