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的排泄水平,探讨尿Smad1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值白蛋白尿组(LAU)、高值白蛋白尿组(HAU)、极高值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 HAU和VHAU作为糖尿病肾病组,NAU作为糖尿病非肾病组,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标本中Smad1浓度,并以尿Smad1与肌酐比值(SCR)作为标准数值,SCR取对数值。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SCR较糖尿病非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非肾病组S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LAU组SCR与NAU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3.VHAU组SCR较HAU组和LAU组高,HAU组较LAU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尿Smad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新型指标,但不能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82.
杨水清  朱章志 《新中医》2014,46(2):142-143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降糖降压的基础上,治疗组46例予中药温补脾肾治疗,对照组40例仅用降糖降压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3%,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A1c及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补脾肾法可增进降糖药降低和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并调节血脂,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基于多年"阳气圆运动"理论研究及临证探索,结合现代病因病理,以"运轴复圆"法辨治代谢综合征,强调当视病情之轻重而分期论治,"微观紊乱"者,施"运轴行轮"法;"四维逆乱"者,施"轮轴并运"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麻杏甘石汤对哮喘大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麻杏甘石汤1高剂量组(简称麻1组)、麻杏甘石汤2高剂量组(简称麻2组)。观察不同配比麻杏甘石汤对哮喘大鼠BALF中IL-4、IFN-γ水平及IL-4/IFN-γ比值比较、外周血中IL-4、IFN-γ水平及IL-4/IFN-γ比值比较、肺组织中IFN-γ、IL-4和内参照激动蛋白cDNA扩增后半定量和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不同配比的麻杏甘石汤组大鼠BAIF和外周血中IL-4水平下降(P〈0.05,P〈0.01),效果与地塞米松组相似(P〉0.05)、IL-4/IFN-γ比值也相应降低,IFN-γ水平升高。麻杏甘石汤组大鼠RT-PCR结果显示,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的IFN-γmRNA(P〈0.05),而地塞米松组IL-4 mRNA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减少(P〈0.05),与哮喘组相比IL-4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IFN-γ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麻杏甘石汤组相比IFN-γ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麻1、2高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配比麻杏甘石汤可能通过抑制IL-4水平及提高IFN-γ水平,使Thl/Th2失衡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从而控制气道炎症,减缓哮喘发作。不同配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5.
立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浅析糖尿病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以其复杂的病因、漫长的病程、错综的病性、多靶点的病位、不可逆转的病情、难以预防的并发症等而成为现代疑难杂病。近年来,多数医家论治糖尿病宗"三消辨证",验之于临床则疗效不尽如人意。部分中医临床家从"六经辨证"角度论治以寻求新的突破口。朱章志教授从事《伤寒论》研究20余年,积累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形成独特的科研思路,因疗效显著而受到糖尿病患者的好评,朱章志教授认为论治糖尿病宜"首辨阴阳,再辨六经",此乃执简驭繁之法。  相似文献   
86.
普通认为"阴虚燥热"乃消渴病基本病机,"养阴清热"为其治疗大法。而朱章志教授认为,阳气不足乃消渴病容易发病、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及难以治愈之主要病理基础,治疗消渴病宜以"首辨阴阳"为准绳而强调"阳主阴从",以"六经辨证"为宗旨而强调"三阴病"为本,温护三阴阳气乃治疗消渴病之根本方法,太阴重在"温运",少阴首在"温扶",厥阴贵在"温达",此乃执三端而统全局之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指导下练习瑜伽对改善肾虚症状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共纳入21例肾虚证者,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试验组为10例,对照组为10例。试验组于肾经时间北京时间18∶25-19∶25(广州地方时酉时)练习瑜伽,对照组于非肾经时间10∶00—11∶00练习相同的内容。课程形式为阴瑜伽和流瑜伽。试验期为1个月。【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练习瑜伽后,试验组肾阴虚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和肾阳虚腰膝酸软、气促等症候有明显改善,与练习瑜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夜尿频多有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肾虚症候积分与练习瑜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练习瑜伽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练习瑜伽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酉时练习刺激肾经的瑜伽体位,其改善肾虚症状的效果具有优于在其他时间练习同样瑜伽体位的趋势,但是子午流注指导下练习瑜伽改善肾虚症状的有效性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8.
伤寒论课程建设10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回顾总结了近10年来伤寒论课程建设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包括:更新教育理念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在伤寒论教学中进行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有临床实践教学、体验试教学、实验教学、师生易位教学法,革新考试内容,构建多样模式,创新教材建设,凝练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等。  相似文献   
89.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患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为阴邪,重浊粘滞,最易闭塞腠理,妨碍气机,困阻脾运,使津液输布无权,湿郁而化热,则伤津耗液,化燥而渴,病程缠绵多变.加之糖尿病患者气阴不足,气之推动无力而致气血瘀滞,络脉失养,不通则痛,所以,湿热壅盛,气血瘀滞是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90.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足的体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