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thase,i NOS)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5 2例肺癌中 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 ,同时检测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显示 ,i NOS在肺癌中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但它可能不参与VEGF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 ,而通过另外途径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3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在 13例子宫内膜增生期、42例增生过长及 38例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检测 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检测 p73蛋白有助于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 p73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Endostatin的表达、两者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12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Endostatin的表达。结果: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为52.33%(45/86),Endostatin阳性表达率为46.51%(40/86),两者在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均不表达(0/12);缺氧诱导因子-1α和Endostatin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Endostatin表达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和Endostatin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生成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上调肿瘤的血管生成因子,或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ndostatin下调肿瘤的血管生成因子,来实现肿瘤组织的恶性发展或好转。缺氧诱导因子-1α和Endostatin的表达可能成为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等生物学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系列二步法检测80例人胃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GMT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MGMT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52.50%,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91.67%)相比,显著降低(P=0.012)。MGMT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病人的分化程度(P=0.001)、TNM分期(P=0.023)以及淋巴结转移(P=0.001)均密切相关。在80例人胃癌组织中,MGMT和PCNA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5,r=0.283)。结论MGMT的表达不足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一2006年6月住院的79例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其中72例随访1~6年.结果 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单纯性血尿、肾病综合征者最多,急进性肾炎最少.肾脏病理表现为系膜增生、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分级以Ⅱ、Ⅲ级最多,Ⅱ级占73.3%.临床痊愈占70.8%,少数预后不良.结论 紫癜性肾炎病理改变以Ⅱ、Ⅲ级为主;其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正> 睑板腺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居眼睑恶性肿瘤第二位,好发于上睑,女性多见。早期常误诊为散粒肿。当肿瘤穿出睑板时,可在皮下扪及分叶状硬块;穿破睑结膜面或睑缘时,可出现菜花样或息肉样改变;晚期尚可向眼球和眶内扩展及发生淋巴道转移。它的恶性程度根据病理分型而有很大差异。现将我院8年来收治的13例睑板腺癌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我院1973~1981年共收治眼睑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 lin-like grow th factor-2,IGF-2)与血管瘤增殖、退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血管瘤、15例血管畸形和5例正常皮肤标本中IGF-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血管瘤组的IGF-2和PCNA表达均高于血管畸形组及正常皮肤组(P<0.01);血管瘤组中增生期亚组两标记阳性率均高于退化期亚组(P<0.01);血管瘤组中IGF-2与PCNA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2(P<0.01)。结论:IGF-2在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检测survivin基因在老年人大肠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上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老年人大肠癌和3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老年人大肠癌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2%(27例)和12.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组中,5年存活27例,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6例,阳性表达率22.2%;死亡15例中,阳性表达12例(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老年大肠癌的发生,临床上通过检测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对患者预后可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胃癌中细胞外基质Tenascin(TN)表达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胃癌患者中的TN表达,并应用SPSS18.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enascin表达(+),78例,(一)27例;以Tenascin表达为应变量,以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贫血程度、HP感染、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程度、组织学类型、胃癌的Borrmann分型、胃癌部位、分化程度和癌胚抗原)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贫血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癌胚抗原是影响Tenascin表达的最主要因素。结论胃癌中的TN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否有相互协同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p80蛋白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SP法检测CD30、CD20、CD45RO和p80在28例ALC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30全部呈强阳性表达,p80蛋白有13例呈强阳性,p80蛋白阳性病例的免疫学表型为T细胞性11例和Null细胞性2例,无B细胞性和T、B细胞标记均表达的病例(P<0.05)。p80蛋白与ALCL的发病年龄、AnnArbor分期均无关,而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结论CD30和p80蛋白的检测可用于ALC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