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性、重现性好的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柱(4.0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30:70),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为25℃。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浓度分别在313.5—1254μg/ml、61~24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A=42.6C-13067(r=0.9995)、A=95.3C+103.8(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96%、104.97%,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2.72%和0.87%(n=5)。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为茶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羊齿天门冬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羊齿天门冬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6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百部苷A(1)、天冬苷A(2)、小百部皂苷丙(3)、小百部苷B(4)、asparagusin A(5)、Asp-IV(6)、小百部苷C(7)、小百部苷D(8)、calonysterone(9)、5-deoxykaladasterone(10)、25-hydroxydacryhainansterone(11)、stachysterone C(12)、stachysterone B(13)、蜕皮甾酮(14)、β-蜕皮甾酮(15)、20,22-异丙亚二氧基蜕皮甾酮(16)。结论化合物2、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天门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3.
白癜风丸系列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蘑菇酪氯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白癜风丸系列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白癜风丸系列能上调酪氨酸酶的活性,其中1、3号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这些中药可能通过调节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治疗白癜风。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红葱乙醇提取物( EEEP)的抗炎、镇痛及壮阳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EEEP高、中、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醋酸扭体法疼痛模型,连续给药4 d,计算耳肿胀抑制率、染料渗出抑制率、扭体反应抑制率;采用正常雄性大鼠模型,连续给药7 d,记录扑捉潜伏期、扑捉次数、射精次数。结果95%,70%EEEP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分别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70%EEEP对扑捉潜伏期、扑捉次数、射精次数无显著影响,但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呈现出扑捉次数、射精次数增加的趋势。结论 EEEP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对正常雄性大鼠的一般性行为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生物标志物是目前临床上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类、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迅猛发展,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光、电等信号变化,使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大大提高;同时在识别元件方面发展了分子印迹、核酸适配体、单域抗体等方法,弥补了传统抗体稳定性、重复性差等不足。本文对目前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做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草麻黄根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华明  朱全红  刘永宏 《中草药》2011,42(9):1678-1682
目的研究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根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麻黄根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MS、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草麻黄根的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麻黄根素A(1)、麻黄宁A(2)、麻黄宁B(3)、麻黄宁D(4)、芹菜素(5)、山柰酚(6)、槲皮素(7)、二氢槲皮素(8)、3′,4′,5,7-四羟基二氢黄酮(9)、儿茶素(10)、表儿茶素(11)、阿夫儿茶精(12)、表阿夫儿茶精(13)。结论化合物7~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7.
胡椒根挥发油的中枢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胡椒根挥发油的中枢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外观行为观察、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热板法等观察胡椒根挥发油的镇静、镇痛、抗炎作用。结果 胡椒根挥发油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斗肿胀有显著拮抗作用,能明显延长痛阈值时间。结论 胡椒根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38.
氯霉素前体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结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峰  徐莉  朱全红 《中国药房》2007,18(22):1713-1716
目的:研究氯霉素前体D-(-)-苏式-对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D-(-)-NAD)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特性。方法:以D-(-)-NA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1HNMR和紫外光谱研究其形成机制,用平衡结合实验考察其识别特性及印迹效率。结果:在乙醇溶剂中,模板可通过硝基、氨基与MAA发生氢键或离子作用,该条件下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明显的专一识别能力及立体选择性。结论:该印迹聚合物可进一步用作D-(-)-NAD的高效吸附剂或手性色谱分离固定相。  相似文献   
39.
鼻咽炎消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制粒方法、辅料及其配比,确定鼻咽炎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及口感为考察指标,优选合适的制粒方法、辅料及其配比,并测定最优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采用湿法制粒,浸膏-糖粉-糊精为1∶3∶1时,颗粒的成型性高,溶化性合格,口感好。最优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0%。结论浸膏-糖粉-糊精为1∶3∶1为最佳配比。生产时的环境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相似文献   
40.
麻黄汤组方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项目提出关于方剂组方原理的现代假说,从研究麻黄汤不同配伍对物质基础、药理效应、药代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进而综合分析该方组方的合理性。体外结果显示不同配伍化学成分有所变化,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也有差异;发汗及抗炎平喘等药理效应均以全方最佳;其他药味的加入对君药麻黄的减毒作用明显;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臣、佐、使药对君药体内吸收、分布、排泄过程均有影响。体内外研究结果均充分验证了所提之假说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