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作者报道490例术前血清肌酐≤1.5毫克%的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其中150例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本文分析引起肾功能衰竭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全部病例的心肺转流均用滚压式泵和鼓泡式氧合器  相似文献   
12.
肺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介入治疗是肺癌传统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在传统的静脉化疗基础上发展到动脉内高剂量药物治疗。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改进射线发生探头,直接在支气管内照射;手术中直接将核素微粒埋入瘤体内近距离照射,心外科体外循环设备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合理应用等。本文就近年肺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多发伤日益增多,其特点是伤情危重、复杂,病死率高.我院成功救治1例复杂严重多发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整个救治过程中有许多尝试值得借鉴之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肺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53例确诊为晚期肺癌丧失手术时机的病人,应用选择性肺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完全缓解20例(37.7%)、部分缓解17例(32.1%)、好转10例(18.9%)、稳定5例(9.4%)、恶化1例(1.9%)。全组病人均得到随访:生存3月占94.3%、6月占82.1%、1年占65.5%、2年占57.1%、3年占50%。我们对肺脏肺动脉供血及灌注作用和如何提高疗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54~1981年共收治胸部损伤患者650例,兹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病例损伤部位及伤情见表1。表1.损伤部位和伤情(因多数病例是几处受伤、故表中单位均为例次)二、治疗:肋骨骨折引起的疼痛,我们常规以长教止痛剂做肋间神经阻滞。浮动骨折(反常呼吸运动)以加压包扎(18例)、肋骨悬吊牵引(7例)、肋骨内固定(6例)、气管内正压呼吸(1例)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对气胸、血胸、血气胸采用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或剖胸手术。胸骨横断骨折均以手  相似文献   
16.
美国衣阿华州退伍军人医院和衣阿华州大学附属医院自1977年4月至1978年4月对连续18例左室室壁瘤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进行了运动试验、心导管、左室喷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压等检查的研究。18例室壁瘤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59岁(44~73岁)。术前均有心肌梗塞史,自第一次心肌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傍路移植一般都在体外循环下手术,也有个别作者不用体外循环而在低温下进行。本文报告一例外伤性冠状动脉断裂出血、休克,因发病于唐山地震灾区,只能在条件殊为简陋之抗震医院手术室内,于低温下用乳内动脉作冠状动脉傍路移植。病例介绍曹××,男性,14岁,1977年11月6日因左前胸外伤昏倒在地,被送至公社卫生院,测血压为60/?毫米汞柱,用阿拉明静脉滴注再转送至丰润抗震医院。主诉胸痛、胸闷、紧压感。入院时检查:面色苍白、心率120/分,呼吸34/分,颈静脉怒张,心音低,肝肋下2厘米,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有1.5厘米之伤口,血压96/70毫米汞柱(静脉滴注阿拉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食管胃一层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探讨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2 3例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时采用一层食管胃吻合术 ,统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一层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0 8%(1 2 2 3 )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 ,其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的二层吻合法。结论 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减少了不必要的多层套叠操作 ,减少了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因素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横膈贯穿伤     
横膈贯穿伤的发生率近年来日见上升;然而漏诊或延误诊断仍常发生,造成一定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本文介绍32例戮伤引起的横膈贯穿伤的诊断、治疗体会。分类按受伤时间,症状及体征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外伤后即住院确诊的早期病例;其中有膈疝症状与体征者属I_a类,无膈疝表现或被其他症状所掩盖者属I_b。第二类系初期创伤恢复,经数天至数年后才被检出的后期病例;病人无症状而由X线检查发现者属II_a类,有较轻的胸或腹部与膈疝相关之症状者属II_b类,因膈疝并发症而急诊入院者属II_c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抗癌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预测抗肿瘤药物对肿瘤化学治疗的敏感性。方法 用原发住或转移性肺癌组织标本40份,包括组织块,胸水、淋巴结。采用Tunel方法观察抗肿瘤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5-Fu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敏感性分别为高敏20%,中敏5%,低敏50%,不敏25%;CTX分别为10%,0.25%,65%,MTX分别为5%,20%,30%,45%;MMC分别为10%,30%,30%,30%;CDDP分别为15%,30%,30%,25%;CCNU分别为15%,15%,15%,55%;VP-16分别为15%,15%,40%,30%;VCR分别为5%,25%,20%,50%。结论 用细胞凋亡法预测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经40份标本检测,结果与文献报告的MTT法,3H-TdR,HTCA相一致,但方法简单,误差小,费时短,设备要求低,无射线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