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3篇
  2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不同周龄小鼠肝脏组蛋白H3K9甲基转移酶(KMT)和去甲基化酶(KDM)的表达.方法 取2周、4周和6周龄BALB/c雄性小鼠肝脏组织,分别提取总mRNA和蛋白质,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确定几种H3K9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表达差异,使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两...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术后未行放疗的Ⅱ、Ⅲ期乳腺癌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和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对51例手术后未行放疗的Ⅱ、Ⅲ期乳腺癌病人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以胸壁复发多见,胸壁复发率为62.7%(32/51),2年内局部复发占56.9%(29/51),随着T分期的升高,胸壁复发明显增加,ER和PR均为阴性的2年内复发率为75%(3/4),腋窝淋巴结阳性数多、手术不规范、未进行规范综合治疗、尤其是术后未行放疗是乳腺癌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论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预防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了解γ干扰素(IFN-γ)对瘢痕疙瘩Fh(KFb)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IFN一γ治疗病理性搬痕的可能机制. 方法 切取3例患者的瘢痕组织,体外分离培养KFb,实验选用第3~5代细胞.(1)将KFb分为:对照组,加无血清DMEM培养;TGF-β_1组,用10 ng/mL的TGF-β_1单独作用;IFN-γ组,用100 ng/mL的IFN-γ单独作用;TGF-β_1+IFN-γ组,10 ng/mL的TGF-β_1与100 nS/mL的IFN-γ联合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蛋白表达,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与阳性细胞表达情况.(2)另取KFb,用10 ng/mL的IFN-γ作用,于作用前及作用后30 min和1、2、4、6、8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mad 3和Smad 7的mRNA表达,于作用前及作用后1、2、4、6、8 h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ad 3和Smad 7的蛋白表达.(3)另取KFb,根据添加的IFN-γ终浓度不同分为1、10、100 ns/mL IFN-γ组,均作用4 h;设立未添加IFN-γ的KFb为对照组.同前检测各组Smad 3和Smad 7的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1)IFN-γ组KFb 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为0.017±0.009与1.198±0.004,较对照组(0.024±0.013与1.229±0.011)显著减少(P<0.05);TGF-β1+IFN-γ组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为0.634±0.138与1.204±0.010,较TGF-β_1组(1.331±0.298与1.727±0.004)显著减少(P<0.01).IFN-γ组KFb中,α-SMA阳性细胞荧光强度(0.922±0.059)和α-SMA蛋白表达量(0.3051±0.0031)较对照组(1.055±0.005与0.4513±0.0094)显著减少(P<0.01);TGF-β1+IFN-γ组SMA阳性KFb荧光强度(1.129±0.004)和SMA蛋白表达量(0.6734±0.0098)较TGF-β_1组(1.270±0.005与1.38420.0024)显著减少(P<0.01).(2)10 ng/mL IFN-γ作用后第1个时相点,Smad 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出现一过性增高,随后降低,mRNA表达量于作用后4 h降至最低点,随后缓慢上升,至作用后8 h仍低于作用前(P<0.01);其蛋白表达量于作用后2~8 h显著低于作用前(P<0.01).而Smad 7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INF-γ作用后逐渐增高,分别于作用后2、4 h达峰值随后降低,至作用后8 h仍高于作用前(P<0.05).(3)与对照组比较,1、10、100 ng/mL IFN-γ组Smad 3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Smad 7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随IFN-γ浓度升高,减少或增高幅度愈为显著. 结论 IFN-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下调Smad 3、上调Smad 7,降低基础状态下或经TGF-β_1诱导后KFb的CTGF和α-SMA表达量,表现出对TGF-β/Smad 信号通路的显著拮抗作用,这可能是IFN-γ治疗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临床筛选121例实验病例,分为两组:脑梗死组75例,对照组46例.均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送生物公司测序,确定有无Ⅱb/Ⅲa基因多态性存在.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有人选人群中仅发现1例脑梗死患者存在基凶多态性,无临床及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汉族人群中,Ⅱb/Ⅲa基因多态性出现频率太低,与脑梗死发病无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platelet glycoprotein receptor Ⅱb/Ⅲa and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121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75 cases in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4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Existence of the polymorphisms of receptor Ⅱb/Ⅲa was detected by PCR and sequencing in production of amplification.Results The polymorphisms of receptor Ⅱb/Ⅲa were found only in 1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 and had no clinical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s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platelet glycoprotein receptor Ⅱb/Ⅲa may be too few in Han people,and has no raltionship of cerebr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个体化确定肺癌放疗ITV的必要性和应用千伏锥形束CT(kVCBCT)个体化确定肺癌放疗ITV 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入研究。每位患者行1次常规定位CT扫描和3次kVCBCT扫描。根 据常规定位CT勾画的可见肿瘤病灶为GTV,以GTV为基础,根据肿瘤所在肺叶的位置,外扩固定边界形成 IGTV,称之为IGTV-p;根据kVCBCT勾画的可见肿瘤形成IGTV-c。GTV、IGTV-p和IGTV-c分别外扩5 mm,形 成CTV、ITV-p和ITV-c。比较ITV-p和ITV-c的体积;ITV-p叠ITV-c体积;比较CTV和ITV-c的体积;以 COM/SUM比值为参数,评价kVCBCT确定ITV的重复性。结果患者ITV-p和ITV-c的体积分别为(150.1±87.3 ) cc与(88.0±54.3) cc,二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1)。ITV-p叠ITV-c体积为 (67.1±32.4) cc。CTV与ITV-c比较,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COM/SUM比值为(63.0± 8.2)%。结论根据常规定位CT,“群体化”确定肺癌放疗ITV存在不足,锥形束CT可以用于个体化确定肺 癌放疗的ITV。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社区参与慢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广州市越秀区黄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受检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等。所有受检者都接受了视力和眼部检查,包括验光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4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研究,186例男性(41.0%),年龄(65.70±8.27)岁,糖尿病病程(9.46±7.28)年。该人群中近视、远视、散光相应的患病率为22.7%(95%CI:18.8%~26.6%)、47.6%(95%CI:43.0%~52.2%)、50.7%(95%CI:46.0%~55.3%),其中远视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近视仅与教育水平有关(P<0.05),远视与年龄、糖尿病病程有关(均P<0.05),散光、屈光参差均仅与年龄有关(均P<0.05)。结论 黄花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其中教育水平是近视的影响因素;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远视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散光及屈光参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术中B超联合神经导航在大脑皮层功能区及脑深部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5例(32个病灶)大脑皮层功能区及深部病变的临床资料。均在术中B超联合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病变。结果 术中B超均完整、清晰显示32个病灶,其中29个皮层功能区病灶,术中B超定位与MRI神经导航定位无偏差;而3个深部病灶均有不同程度位移,最大误差约为1 cm。术后MRI显示,22例病变全切除,2例高级别胶质瘤次全切除,1例多发脑结核瘤切除80%。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加重及新增副损伤4例。随访截至2021年3月,25例中,失随访2例,其余23例平均随访13.3个月,14例非恶性肿瘤症状明显缓解,3例胶质瘤术后复发、无进展生存期平均13个月,2例肺腺癌转移瘤及另4例胶质瘤未复发。结论 术中B超联合神经导航引导可辅助精准定位大脑皮层功能区及深部病变,但对脑恶性肿瘤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糖盏蛋白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伤科病房与门诊就诊的52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48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浆糖盏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每位受试者均做Harris评分。结果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浆糖盏蛋白水平较正常人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正常人降低。血浆糖盏蛋白水平与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不相关,与Harris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血小板聚集率4 min和10 min时与纤维蛋白原正相关,2 min时与纤维蛋白原不相关。结论高含量纤维蛋白原促进糖盏蛋白的产生,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临床症状。血浆糖盏蛋白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9.
心功能不全QOL量表中文译本信度效度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将心功能不全QOL量表 (MinnesotaLivingwithHeartFailureQuestionnaire ,LHFQ)开发为中文译本 ,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以符合纽约心脏协会 (NewYorkHeartAssociation ,NYHA)分级Ⅱ~Ⅳ级的心功能不全稳定态患者 44例为调查对象 ,用调查 再调查 (test retest)方法实施调查。通过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评价其信度 ;并通过效标效度、判别效度考察其效度。结果LHFQ量表前后两次调查再现性的相关系数在综合分r =0 .468(P =0 .0 0 9)、身体领域r =0 .45 8(P =0 .0 11)、情绪领域r =0 .44 6(P =0 .0 14 ) ,重测信度尚可。Cronbach’sα系数在综合分及身体领域、情绪领域是 0 .776~ 0 .881的范围 ,说明有充分的内部一致性。LHFQ得分与效标SF 3 6之间的相关分析在综合分r =0 .610 (P <0 .0 0 0 1)、身体领域r =0 .660 (P <0 .0 0 0 1) ,情绪领域r =0 .414 (P =0 .0 0 7) ,显示了较好的效标效度。根据NYHA分级 ,以t检验进行分析的结果 ,LHFQ在综合得分和身体领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确认有较好的判别效度。结论LHFQ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0.
沿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玉环县439名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LG-R-80A型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710名的正常人群,从中严格挑选了22~80岁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群439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发现本地区测得的结果与仪器随带的参考值有较大差异。且同年龄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浆粘度无显著差异,全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基本同步。结论:建立本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血液流变学参考值,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