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盐城市某三甲医院2016—2018年平均住院日情况,对三年未达院部指标的科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对策。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2018年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与院部每年设定的科室平均住院日标准比较,查找三年未达标的和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较大的临床科室;运用问卷调查,找出影响平均住院日较大的医技科室;另外院部指令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有监管责任的职能科室,进行PDCA持续改进平均住院日。结果:经过全院各科室全员参与讨论,找到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原因有入院、出院标准把控不严,医疗技术水平不够,医技检查等候时间长,未完全建立与基层、社区医院的转诊机制。结论:各科室运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针对影响本科室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如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加强患者住院期的管理;畅通医院与基层、社区转诊渠道;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安排在门诊检查;缩短医技科室检查等候时间等。  相似文献   
12.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创检测活体组织内化学代谢物质的技术手段,对物质改变敏感且可重复性高。1HMRS作为一种客观的特异性指标已成为痴呆的主要研究手段,有效弥补了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认知量表的状况。1HMRS已被证实在痴呆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痴呆最主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是1HMRS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方位领导。方法:基于系统论视角,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五个方面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进行研究。结果: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整体性不强,难以协调党建工作的内部结构;关联性不足,忽视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联系;动态性不够,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力。结论:系统论视角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优化路径:以整体性为核心,充分协调党建工作内部的各项建设;以关联性为支撑,促进党建与相关工作的融合;以动态性为源泉,增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外伤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和变化趋势,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优化住院费用结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2020年4 374名道路交通外伤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对各项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药品费和耗材费是道路交通外伤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体现劳动价值的费用项目占比偏低;住院项目之间存在费用转移现象;人均住院费用增速控制不稳定。结论建议通过完善相应激励机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制度,建立医疗行为监督审查机制,加强医疗行风宣传教育等,将道路交通外伤患者住院费用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腔静脉滤器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置入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VCF)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作用及置入体会。方法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放置43枚SimonNitinol型VCF(SimonNitinolFilter,SNF),42枚位置均在肾静脉开口下方,1枚位置在肾静脉开口上方,并结合积极的抗凝溶栓治疗。结果43枚滤器均放置成功,出现穿刺部位较大血肿2例、滤器血栓形成1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随访1~60个月,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放置SNF可以有效地预防肺栓塞,只要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技巧,均能成功地放置滤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腔内近距离放疗联合及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在胆道梗阻段同时植入支架和125I粒子条(联合治疗组),27例仅植入支架(传统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至黄疸进展时间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125I粒子条和支架植入均获成功。传统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术后7、14 d血清胆红素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支架组术后未发生明显骨髓抑制;单纯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和2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近程放疗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疗效较单纯植入支架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与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应用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16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64层螺旋CT和运动平板试验结果。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98.4%,阳性预测值为82.6%,阴性预测值为99.5%;64层螺旋CT与平板运动试验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9.3%。两者联合应用与64层螺旋CT单独应用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与平板运动试验是简便、易行及无创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对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作用。方法14例经CT、MR诊断的直径在6~11cm的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前在局麻下行DSA检查证实为富血管脑膜瘤,明确供血动脉后经微导管行供血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栓塞3~7d均行手术切除。结果微导管均达到脑膜瘤供血动脉,注入适量的明胶海绵粉末后,9例完全栓塞,肿瘤和肿瘤染色完全消失;5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14例栓塞后均顺利实施肿瘤手术切除,与既往未栓塞病例比较,行术前栓塞的病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视野清晰,容易分块切除,手术时间缩短。14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栓塞巨大脑膜瘤使肿瘤切除更为容易,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能提高手术安全性,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动脉留置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LEDVT)的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先经健侧股静脉穿刺 ,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 ,再经健侧股动脉将导管超选至患侧股浅动脉内 ,采用微量泵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结果  15例 16个病变肢体中 ,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的有 9个(5 6.2 5 % ) ,部分溶解的有 6个 (3 7.5 0 % ) ,无明显溶解的有 1个 (6.2 5 % ) ;深静脉血栓分数由术前 4.19± 1.72降至术后的0 .75± 1.13 (P <0 .0 0 1)。无一例患者并发肺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LEDVT患者 ,采用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 ,同时辅以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 ,可有效溶解血栓 ,防止并发肺栓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速溶型表柔吡星混合微球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6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两组,A组68例,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时将速溶型表柔吡星10~60 mg与直径300~500μm的微球(Contour SE~(TM) Boston Scientific)0.5~2.0 ml配置成混悬液,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B组68例,单纯TACE治疗。并对每位患者术前、术后CT、血常规、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栓塞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肿瘤平均缩小率A组(81±3)%,B组(70±3)%,肿瘤坏死面积率A组(76±8)%,B组(61±8)%,AFP数值下降率A组(88±3)%,B组(70±3)%,A组年生存率疗效均优于B组,但A组肝功能损害高于B组(P<0.05)。结论:使用速溶型表柔吡星混合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优于单纯TACE;但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应注意栓塞剂的用量及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