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儿童理发器用于新生儿备皮的效果。方法:将儿童理发器其中一种修剪方法用于新生儿输液备皮。将180例头皮输液患儿按单双日分组,单日为对照组(n=180),采用一次性备皮刀在患儿头皮一侧备皮;双日为观察组(n=180),采用儿童理发器在患儿头皮另一侧备皮。结果:对照组有2例头皮损伤。两组备皮速度与备皮范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使用儿童理发器时护士心理压力减轻,工作效率提高(P<0.01)。结论:儿童理发器备皮速度和安全系数均优于一次性备皮刀,为一种安全、高效、实用的备皮工具。  相似文献   
42.
我院将看板法引入二级药房药品运营过程,压缩了库存周转率,减少了药房物流作业工作量,降低差错。使二级药房药品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并优化了医院药品供应链整体库存。  相似文献   
43.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和连翘制成的注射剂,具有清热、化痰和解毒的功效,临床上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症,症见发热、咳嗽、咳痰、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44.
头孢曲松钠致胆结石166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婕 《医药导报》2011,30(3):395-397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胆结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10 a发表的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胆结石不良反应报道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索到头孢曲松钠引起胆结石166例,男性多于女性,儿童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诱发的胆结石数量较多,应引起重视。头孢曲松钠致胆结石在B超和CT均有表现。停药后未经特殊治疗结石多数自行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钠的胆结石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减少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45.
孟鲁司特钠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病人,男,7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5年余,再发10余天,于2007年9月15日入住我院老年科。八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12/min,呼吸22/min,血压97/66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SpO2)94%,意识清楚,桶状胸,两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哆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T波低平。胸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右肺局限性肺  相似文献   
46.
近年,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而引起血栓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是病理性血栓的形成。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整合素αⅡbβ3是血小板表面表达最丰富的受体, 且是血小板活化聚集的终末通路。整合素αⅡbβ3拮抗剂, 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及替罗非班, 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但其在抗血栓的同时可导致严重出血, 因此如何在抗血栓的同时降低出血发生率是相关研究热点。整合素αⅡbβ3可介导血小板双向信号转导, 因此研发新型拮抗剂, 选择性地阻断细胞外向细胞内信号转导而不影响细胞内向细胞外信号转导, 可发挥抗血栓作用而不导致出血, 是新的抗血栓策略。笔者拟重点对整合素αⅡbβ3及其在血小板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以及各种靶向整合素αⅡbβ3的抗血栓药物进行介绍, 为临床抗血栓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7.
48.
张桂凡  彭婕 《安徽医药》2022,26(6):1267-1272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 2011年 5月至 2020年 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 PubMed数据库,对利格列汀致不良反应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 15篇,共 16例病人,其中男性 11例,女性 5例,以老年( ≥60岁)多见( 12例, 75.00%)年龄( 67.94±11.66)岁;大多在用药后 6个月内发生( 15例, 93.75%)1例出现在用药后 56个月;不良反应累及皮肤( 11例)、消化(,4例)及泌尿( 1例)三大系统,其中最常见的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BP)9,例(68.75%),另外,斑丘疹型药疹 1例( 6.25%)、急性胰腺炎 2例( 12.50%)、肝损伤 2例( 12.50%)、急性肾损伤 1例( 6.25%);经停药及相应处理后, 16例病人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应警惕利格列汀的用药风险,加强安全性监测,尽早识别和处理相关不良反应,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4例经手术证实消化道穿孔患者CT薄层图像,部分病例进行薄层图像重组观察,分析不同部位消化道穿孔游离气体分布位置;依据消化道穿孔不同影像征象对穿孔部位定位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上消化道穿孔游离气体出现位置依次为:前腹壁下21例、肝门静脉区15例、肝裂12例、小网膜囊10例、腹膜后2例、肠系膜区1例;下消化道穿孔游离气体出现位置依次为:肠壁外系膜区8例、前腹壁下8例、盆腔7例、小网膜囊6例、肝门静脉区6例、肝裂2例。门静脉区游离气体征阳性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准确性为71.4%(15/21),肠系膜区或盆腔内游离气体征阳性诊断下消化道穿孔的准确性为84.6%(11/13)。CT诊断消化道穿孔符合率为88.6%(39/44),定位诊断符合率为72.7%(32/44)。胃肠壁外小气泡(n=21)、胃肠壁局部破口(n=6)、胃肠壁局限性增厚(n=23)、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n=5)有助于准确定位影像征象,根据上述影像征象评估破口位置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0.4%(19/21)、100%(6/6)、91.3%(21/23)、80.0%(4/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胃肠壁局限性改变、肠壁外小气泡、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有助于对消化道穿孔部位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0.
彭婕 《医药导报》2010,29(5):640-643
安贝生坦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口服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一线药物,通过特异性拮抗内皮素ET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该药肝脏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备受关注。该文就安贝生坦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