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张鹂 《中国校医》2000,14(3):214-214
在老年人群中,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眼病中致盲率最高的一种,约占49.77%[1],目前确切病因不明。本文根据lop年我校40岁以上教职工健康检查眼科、血液生化资料,对引发老年性白内障的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1997年我校40岁以上教职工1010人健康检查眼科、血液生化方面的数据。眼科使用YZ-SB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等,用YZ-6A型直接检眼镜小瞳孔检查眼底血管,血液生化采用血清醇法测定血液中胆固醇、葡萄糖的含量。2结果2.l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患病率比较(表1)2.2白内障患病申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  相似文献   
12.
张鹂  张川莉 《华西医学》2012,(2):190-193
目的了解血液科护士在对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护理过程中的防护现状。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3月对血液科一、二病区和骨髓移植层流病房的护理人员,采用便利抽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液科化学疗法防护现状与国际水平有差距,护理人员虽有一定的防护意识,但仍较薄弱。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化学治疗药物毒性及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并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是确保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根本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天琰  张鹂  吴秋慧  阳梅 《西部医学》2020,32(6):887-891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206例MM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预后情况,随后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 有管型肾病、淀粉样变以及其他病变类型分别为108例、68例以及30例;管型肾病患者DS分期主要为Ⅲ期,淀粉样变患者DS分期主要为Ⅰ期,其他病变类型同样为Ⅲ期,三种肾脏疾病类型DS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淀粉样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和骨髓浆细胞比例:管型肾病>其他病变类型>淀粉样变,24 h蛋白尿:淀粉样变>管型肾病>其他病变类型,三种肾脏疾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24 h蛋白尿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型肾病患者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管型肾病患者体内检出免疫球蛋白类型为不分泌型,而淀粉样变和其他病变类型患者检出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型,三种肾脏疾病类型免疫球蛋白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肾脏疾病患者单克隆轻链主要为λ型。20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随访时间失访,202例患者2年累积生存率为891%,其中管型肾变、淀粉样变以及其他类型患者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7%,91.0%与89.7%;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血β2 微球蛋白、血小板、DS分期与ECOG评分与患者预后情况存在相关性(P<0.05),性别、年龄、24h蛋白尿、血肌酐以及血钙水平等与患者预后情况没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β2 微球蛋白水平、ECOG评分、骨髓浆细胞比例升高,血白蛋白水平下降以及DS分期为患者预后不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肾脏病变主要以管型肾变为主,单克隆轻链主要为λ型,而血β2 微球蛋白水平、ECOG评分、骨髓浆细胞比例升高,血白蛋白水平下降与DS分期为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城市和农村地区青少年伤害发生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城市和农村青少年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兰州市选择6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作为调查点,在2004年1—12月对0~18岁伤害患者进行伤害现况调查。结果城市和农村发生伤害的高发年龄集中在13~18岁年龄段之间。城市伤害中占前2位的活动依次为旅行和体育活动,分别占总人数的26.9%和25.7%;农村伤害中占前2位的活动依次为体育活动和旅行,分别占总人数的24.4%和21.2%。城市伤害占前3位的地点依次为公路/街道(34.1%)、家中(26.9%)、学校(24.5%);农村伤害占前3位的地点依次为家中(33.3%)、公路/街道(31.7%)、学校(27.7%)。城市和农村伤害原因占前3位的均是跌落、钝器伤、交通事故。结论伤害严重影响着城市和农村0~18岁人群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的重点是培训家长和教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青少年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鹂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49-550
为了解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低下情况 ,以便更好地为预防学生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将 1985 ,1991,1995和 2 0 0 0年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视力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 1985年云南省学生体质调查随机抽样确定的观测点校中 ,先以年级分层 ,再以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构成监测样本。 1985年调查 46 98人 ,1991年 16 32人 ,1995年 16 0 0人 ,2 0 0 0年 16 49人。年龄为 18~ 2 2岁。1.2 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远视力表灯箱进行检查 ,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规定 ,凡裸眼视力≤ 4.9者为视力低下 ,…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非典”流行期间,为控制疫情扩散,配合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我市陆续派出了以疾病控制部门传染病防治专业人员为主的消毒队伍,对出租车、公交车和长途车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及转归,为防治多重感染性腹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间我科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81例腹膜炎住院患者共151例次感染中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及转归。结果 15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培养阳性98例次,培养阳性率64.9%。多重感染性腹膜炎20例次,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13.2%, 其中单纯2种及以上G+菌感染3例次(15%);单纯2种G-菌感染1例次(5%);G+菌和G-菌混合感染6例次(30%);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9例次(45%),G+菌和真菌混合感染6例次(30%);单纯2种真菌感染1例次(5%)。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中G+菌抗生素敏感性为万古霉素100%、左氧氟沙星55%、头孢唑啉45%;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中G-菌抗生素敏感性为美罗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庆大霉素76.9%、头孢他啶 69.2%。多重感染性腹膜炎20例次,治愈的15例次继续腹膜透析(75%),4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改永久血液透析(20%),1例死亡(5%)。结论本腹膜透析中心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主要由G+菌和G-菌混合感染、G+菌和真菌混合感染引起;多重感染性腹膜炎G+菌敏感抗生素为万古霉素,G-菌敏感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经验用药参考。对于真菌性腹膜炎或难治性腹膜炎,需及时行拔除腹膜透析管。  相似文献   
18.
张川莉  张鹂  余艳 《华西医学》2010,(11):2095-2096
目的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护士开展针对性地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50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家属对患者出院护理指导比较关注,主要对出院后继续用药的时间、方法、饮食、感染的防护、病情变化的处理尤为关心。结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应根据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及家属的需求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张鹂  王爱军 《首都医药》2010,17(6):12-13
随着北京市通州区新城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涉药企业数量不断攀升。监管对象数量的大幅增长客观上增加了药监队伍的工作任务及压力,如何突出监管重点、合理分配监管力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药品安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结合对近两年行政处罚案例的实证分析,初步确定通州区药品安全监管重点,为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巧云  张鹂  刘翠 《吉林医学》2012,(5):1008-1009
目的:探讨水压分离在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24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结果:24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没有持续性异位妊娠病例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水压分离切开取胚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