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原发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既往史、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体温超过38℃天数以及肠外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总热能、非蛋白热能、脂肪乳剂、蛋白质和葡萄糖用量、非蛋白热能与氮比值以及糖脂比。结果36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1.8±6.9)岁,肠外营养时间(10.6±6.3)d,总导管留置时间3336d。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5%(9/3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57和2.518(均P〈0.01)。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是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2.
目的分析门诊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113名肥胖病营养专科门诊就诊的7~14岁肥胖儿童为病例组,以同期366名7~14岁健康学生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肝脏超声,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相关生化指标,诊断MS的发病率。采用HOMA—IR的四分位数分割点来定义有无胰岛素抵抗。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指数和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HOMA指数第75位百分位值为3.28,以此为切点将病例组分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病例组中胰岛素抵抗儿童体质量、BMI、腰围、TG均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儿童(P(0.05);病例组中有51例(45.1%)儿童发生MS。胰岛素抵抗组儿童MS发病率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儿童(50.0%vs21.1%)(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MS发病率较高;MS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6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原发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既往史、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体温超过38℃天数以及肠外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总热能、非蛋白热能、脂肪乳剂、蛋白质和葡萄糖用量、非蛋白热能与氮比值以及糖脂比.结果 36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1.8±6.9)岁,肠外营养时间(10.6±6.3)d,总导管留置时间3 336 d.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5%(9/3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57和2.518(均P<0.01).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是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4.
正常人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正常人标准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人标准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按(Q—T间期)-(Q—Tp间期)的差值计算Tp—Te间期,按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其比率,并比较12个导联的测定值。结果(1)Tp-Te/QT比率和Tp—Te间期均为V2最长(分别为0.24&#177;0.04,93.20&#177;16.07ms),avL最短(分别为0.16&#177;0.03,58.06&#177;13.70ms)。(2)Tp—Te间期在Ⅱ、Ⅲ、avR、V2~V6导联男性比女性长(P〈0.05);Tp—Te/QT比率在Ⅱ、Ⅲ、avR、avF、V2-V6导联也是男性比女性长(P〈0.05)。(3)全体V2导联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0.01,96.39)(ms)和(0.23,0.25)(ms)。男女V2导联Tp—Te间期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3.67,103.07)(ms)和(85.13,93.46)(ms)。男女V2导联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4,0.26)(ms)和(0.21,0.24)(ms)。结论提供正常人Tp—Te间期值和Tp—Te/QT比率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5.
病例1,男,45min,因窒息复苏后气促45min入院。患儿有宫内窘迫史,剖宫产娩出,生后有窒息史,复苏后出现气促,以“新生儿窒息”收住院。母亲分娩时患有麻疹。入院查体:T36.0℃,R52次/min,体质量2.8kg,无皮疹,呼吸不规则,未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粗湿哕音,  相似文献   
156.
张晓敏  丛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59-4660
目的:观察YS-I多系统电脑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治疗仪对产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实验组161人,对照组48人。应用YS-I多系统电脑治疗仪治疗一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应用YS-I多系统电脑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能明显缩短疗程,无副作用,是治疗尿潴留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7.
目的:研究黄连总生物碱调节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对局灶性脑缺血(MCAO)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黄连总生物碱(高浓度、中浓度和低浓度)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给予线栓处理,术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各治疗组给予黄连总生物碱灌胃治疗,按照人与大鼠等效剂量关系折算,假手术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aMKII的含量;采用BCA法和WST-1法分别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制备脑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组相比,模型组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升高,各个实验组经过黄连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都有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CaMKII的含量相比明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加重,外周血氧化因子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黄连治疗后,低、中、高剂量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变程度,给...  相似文献   
158.
<正> 防疫站仪器设备是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是“食品质量检验”和“健康检查”单位资格认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单位医技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使防疫站内的仪器设备及时准确地为现场调查、卫生和疾病监测提供监试结果和数据,充分发挥每台仪器设备的最佳效能,加强对它的管理,防止闲置、失修、流失和浪费,有计划地进行仪器设备的  相似文献   
159.
目的了解"人体生物节律"(智力、体力、情绪)与优生的关系,分析评价在女方的"围排卵期"曲线数值所处的状态是否在最佳受孕时间,以指导选择"最佳受孕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2001~2002年本院出生的191例在0~18个月时段内,符合观察对象条件并完成正规7次(0、1、3、6、9、12、18个月)检查的孩子,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行体格发育、智力水平、疾病发生三项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夫妇一方智力线水平大于等于+65以上,其他任一条线大于等于+40以上,可作为相对最佳受孕期.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连续测量不同心动周期次数的均值对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PEP)、加速时间(AT)、射血时间(RVET)参数值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测量上述参数时,分为单个心动周期和连续2、3、4和5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共5组,均重复测量5次.计算各组变异系数、标准差、极差、均数95%可信区间,比较连续3个心动周期与5个心动周期的参数测量值.结果RPEP、AT、RVET三个参数,连续3个心动周期与5个心动周期测量均值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3324、0.8274、1.683,P值均>0.05).单个心动周期测量,95%可信区间范围、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均较大;连续3、4、5个心动周期均值,95%可信区间范围明显变窄,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也较小,而且基本接近.结论上述参数测量,以连续3、4、5个心动周期取均值,变异度小、代表性好.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与5个心动周期取均值,两种方法对参数值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