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张晓乐  王颖  项莉  卢吉 《护理学杂志》2014,29(22):70-72
目的开发与使用基于IPAD的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在医院信息平台基础上,设计开发基于IPAD+WLAN技术的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应用于临床,功能模块包括模板设置、模板匹配、任务设置、床边质控、进度查看、自动生成报表、系统维护等。结果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运行后护理质控检查的任务设置、任务通知、结果汇总、结果反馈及生成报表各环节耗时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促进了护理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3.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MALAT)1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栓塞治疗2年内颅内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1)和未复发组(n=13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复发的关系。 结果 复发组术前和术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复发组术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颈、Raymond分级、术后lncRNA MALAT1均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lncRNA MALAT1与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呈线性关系。 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降低。术后低lncRNA MALAT1提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风险低。  相似文献   
74.
狄灵  马新欣  杨成志  张晓乐  胡卫涛 《疑难病杂志》2013,(11):871-873,F0003
目的观察中药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和结肠中五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逍遥散组各10只,后3组采用慢性应激方法结合孤养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氟西汀组给予2 mg/ml的氟西汀,逍遥散组给予1.25g/ml的逍遥散,均2 ml,连续21 d。观察各组体质量增长、自主活动、糖水消耗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大脑皮质和结肠中5-H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长数、主动活动次数及糖水消耗量下降,脑皮质及结肠中5-HT的MD值及YP值均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及逍遥散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且逍遥散组改善优于氟西汀组(P<0.05,P<0.01)。结论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及结肠中单胺神经递质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利用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李宝华治疗郁证的中医诊疗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研究。方法:把收集到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病历资料录入到电子病历系统中,通过病案数据挖掘平台,运用模型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总结李宝华名中医治疗郁证的核心病机。结果:通过分析纳入病案的100例,286诊次,得出郁证的主要症状是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失眠多梦等多见。舌苔主要为舌苔薄腻,舌质红、脉象主要为脉弦,脉弦数。病机主要表现为气机郁滞,郁而化火。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探讨儿童医疗辅导在慢性肾脏病住院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学龄前期慢性肾脏病住院患儿240例,2018年10月至12月的12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3月的12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留置针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儿童医疗辅导干预。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依从性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Wong-Baker面部表情和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患儿静脉穿刺过程依从性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儿童医疗辅导应用于学龄前期慢性肾脏病住院患儿静脉穿刺,可有效降低患儿疼痛,减少哭闹,提高穿刺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9.
据有关资料表明,药后驾车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哪些药开车前不宜服用?凡是服用后会对精神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对于经常开车的人来说,都要格外注意。而且,随着剂量增大,服药后所导致不良反应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80.
《伤寒论》中,生附子用量为1枚,炮附子用量为1枚~3两,最常用量为1枚;宋代开始,每顿仅服二三钱;明清之后,用量略增;当代医家应用附子的剂量为3~400 g,常用剂量为3~30 g.附子用量变化遵循了"汉唐大、宋金元明清小、当代增"的特点.张仲景用附子遵循"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原则,清代郑钦安丰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