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42.
1 禽流感疫情 1.1印尼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人增加至72例截至2006年10月16日,印尼卫生部已证实又增加3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3例均已死亡。第1例是爪哇省西部一名67岁的妇女,10月3日出现症状,7日住院,15日死亡。因合并有慢性病未能及时诊断。据报道在她发病前,她和邻居家的鸡出现过死亡。第2例是雅加达省南雅加达地区的一名11岁男孩,他是10月2日出现症状,5日住院,14日死亡。病前他有接触病死鸡的病史。  相似文献   
43.
目的:认识肺炎性结节的CT影像表现并评价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炎性结节,观察病变的各种CT征象。结果:病变多位于两肺下叶,CT表现因病理过程不同可表现为局灶性渗出性改变或实质性结节。结节性病变的典型征象为密度均匀,病变一肺交界面规则清楚,或伴有“晕征”、长短不一的毛刺以及相邻胸膜广泛增厚、粘连。结论:病变区薄层扫描是提高对肺炎性结节CT变化特征认识的重要检查技术,进一步结合临床,必要时动态随访观察能大大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4.
55名4-5岁健康儿童分两组进行长期口服补钙的自身交叉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儿童补钙前后各自的平均24h尿钙排泄量均无显著变化,未提高补钙对儿童血压影响的证据。本研究提示尿钠、钠/钾的增加对血压水平的升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透明隔间腔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透明隔间腔的CT和临床表现。根据透明隔腔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结果 透明隔间腔的CT表现为位于侧脑室之间,边界清晰的水样密度影。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和癫痫等。结论 透明隔腔的临床表现取决于CT类型的不同,同时也与是否伴有颅内其他畸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全身反应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对176例静脉尿路造影出现全身反应的处理进行分析。1资料和方法本文搜集在静脉尿路造影中有全身反应者176例。男91例,女85例,年龄1~74岁,平均42.5岁。检查前常规用30%泛影葡胺1ml做碘过敏试验,全为阴性。摄腹部仰卧前后位片,其后腹...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分析涎腺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8~67岁,中位年龄64.5岁。结果8例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发,6例位于腮腺,2例位于颌下腺;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者约3.5cm×3.0cm,最小者约1.2cm×1.2cm。8例嗜酸细胞腺瘤形态2例呈不规则形,通过茎突下颌间隙向咽旁间隙生长,另外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7例边界清楚、边缘光滑,1例局部边界欠清、边缘欠光整;3例为实性肿瘤,5例为囊实性肿瘤,均未见钙化、出血及坏死。增强后,2例实性肿瘤见明显均匀强化,1例实性肿瘤强化不均匀,内见裂隙样不强化;5例囊实性肿瘤强化不均匀,实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涎腺嗜酸细胞腺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灶多为单发、边界清楚,有通过茎突下颌间隙向咽旁间隙生长的特点,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或伴有边缘小囊变、裂隙样不均匀强化,其CT及MRI影像检查的强化方式可为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破裂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2002年2月-2012年12月破裂腹主动脉瘤13例临床资料的围手术期处理,对诊断方法,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治疗及监护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结果术前死亡1例,手术术中死亡1例,术后肺部感染死亡1例,总死亡率23.1%。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肾功能受损4例,对症处理及透析后好转。结论破裂腹主动脉瘤起病凶险,死亡率高,快速诊断,积极液体复苏,快速控制出血,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CT所见透明隔腔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70例经CT证实的透明隔腔。资料表明,CSP常与其它脑中线结构的先天发育异常并存,可出现头痛,癫痫等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这与CSP的本身占位效应和它所继发的脑积水,侧脑室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50.
唐新华  张开华 《重庆医学》2013,42(9):1050-1052
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该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足背间断组经足背浅静脉间断溶栓,足背持续组经足背浅静脉持续溶栓,插管溶栓组经小隐静脉置管持续溶栓。分别给予尿激酶60×104 IU/d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大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尿激酶用量,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大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尿激酶用量、治疗时间、患肢消肿率、患肢静脉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患肢消肿快、静脉通畅率高、静脉通畅评分低、尿激酶用量少、治疗时间短、大小腿周径差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